重要的鳳凰山,從容架炮猛轟城池。
現在範時綬、阿爾雅江等人聯名上書乞死。
乾隆心裡對於荊州旗人的憐憫隨著武昌城的陷落已經降至了谷底。
在這位皇帝的心中,那些被俘的旗人不再是值得憐憫的可憐人,而是無恥的背叛者。
他們的活著就是在玷汙旗人的尊貴和尊嚴,他們只要在這個世間還活著一分鐘,就是對八旗最大的侮辱。他們應該去死。全部去死!
乾隆二十年,滿清平定準噶爾後處理善後事宜時,乾隆帝曾經指示道:從前用兵和通呼爾哈諾爾等處時,我官兵征戰未歸,或尚有在準噶爾者,夫以臨陣被擄,偷生賊地,至大兵蕩平,方被查出,理應分晰明正典刑。
乾隆的某些態度在處理平定準噶爾善後事宜時表露的很明顯很明確。對“未能死節”者,表示出了嚴厲至極的態度。
現在這些荊州旗人,先因他們而使得阿爾雅江大軍敗陣,後因他們讓武昌省城淪陷,乾隆是恨死他們了。這些人在乾隆的眼中就是‘未能死節’的‘忘本之人’,他們都應該去死。應該充滿大義的去自我了斷,如此才是真正的好奴才。
“皇上,汝荊州人眾,系滿洲世僕,被賊掠去,忍恥偷生,倒逼省城,情罪可惡。”
“荊州忠良於逆賊入城之刻,奮勇衝擊,皆效死進戰不退,此等效力陣亡大臣官員兵丁,亡身報國,殊為可憫。……
餘輩,貪生怕死,苟延存活,非國族也。”
這次朝會只是一個秀場,真正的決定在開這場大會之前已經有了定論。因為,不下狠手是不行的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府的逼格!
【感謝‘從龍’‘三千輪迴發如雪’588打賞,八點後還有一章】
任何人都痛恨背叛者。乾隆對於背叛者的手段很嚴厲,他的意思也很明確——荊州被俘一應旗人非國族也。也就是不再承認這些‘未能死節的忘本之人’是旗人了。
但荊州八旗是不是旗人,是不是真正的背叛者,乾隆一個人,或是說乾隆和少數八旗王公大臣們的看法並不能代表所有旗人。在北京城百萬八旗子弟的眼中,荊州旗人被俘了,那也一樣是旗人。因為他們都心知肚明,這樣的災難如果落到他們的頭頂上,他們也狠不下心來自我了斷了。
紫禁城裡傳出來的旨意讓整個北京都變得騷動,變得不安。
不管乾隆他怎麼去粉飾去說,全天下的人,旗人也好,漢人也罷,看到這一道旨意之後都能清晰的明白,乾隆為了他的江山,徹底的將荊州旗人給拋棄了。
這對整個清廷的威嚴和威儀的打擊都是萬分沉重的。很多人,很多人漢人突然的發現,原來‘高貴’的旗人也就這樣。這對滿天下生民們的衝擊力是很大的,對於皇城根下的百萬漢民衝擊尤其大。連那八旗的些紈絝子弟,整日裡提著鳥籠不幹正事的人,這兩日嗓門都小了。
陳鳴和復漢將軍府的大名卻徹底的傳遍了全天下。也深深地印刻在了全天下人的心中。
滿清對之恨之入骨,民間卻各種看法都有。一些跪舔滿清的道學先生紛紛斥責陳鳴是喪心病狂,獸面獸心。倒也真的影響了一些百姓的看法的,因為這個時代的識字率太差,太多太多的老百姓大字不識一個,人云亦云。尤其聽秀才舉人的,聽地主宗族的。而這些滿清通知下的既得利益者,對於陳家這個顛覆現在秩序的團體,當然是排斥了。但總有一些‘另類’的人不是?
高竟成在北京城朝陽門裡盤下了一個茶館,看他的姓氏就知道他是高家人。這個時候跑到北京盤茶樓,那自然的也是暗營中人了。茶樓的前主人是安徽人,跟人合夥做生意折了本錢,這才將茶樓出手。
要知道,朝陽門可是北京城的東大門。北京城中,除“前三門”外,就以朝陽門關廂最為熱鬧。朝陽門關廂的熱鬧主要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早在隋朝就已開通的這條大運河,在蒙古人統治的元朝就已經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成為連線北京與南方各省的一條重要交通命脈。而朝陽門,正是離大運河北端重要碼頭——通州碼頭最近的一個城門。
離京南去的官員客商,或是由南人京朝覲、經商的官員與客商,都要在朝陽門經停。因此,朝陽門下往來客商川流不息,一片車水馬龍之景,各行各業的商人看到這巨大的商機,都爭相在朝陽門關廂開設店鋪。更為重要的,這裡是漕運糧食的必經之門,經大運河運達北京城的南方糧米,在東便門或通州裝車,透過朝陽門進城,儲存在東城的各大糧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