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有反轉的機會。
最關鍵的問題是,鄭國棟的父親鄭天成是朱雀校董。誰願意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寧願得罪鄭天成仍然願意站出來替朱堅翻案?
“我相信。”方炎一臉認真的說道。“我相信你們是清白的。”
朱堅看向方炎,一臉訝然。
“我會幫你翻案,我會還你清白。”方炎接著說道。
“為什麼?”朱堅問道。他都說的很清楚明白,鄭國棟的父親是鄭天成,為什麼他還願意捨身冒險?
如果他因為自己的事情得罪了鄭天成,他還能夠繼續留下來擔任九班的語文老師嗎?怕到時候和自己一樣落個被學校驅逐的命運吧?
“因為我們都是讀書人。”方炎正色說道。“他們不相信書生講意氣,文人有風骨。我信。”
(ps:抱歉,剛剛才寫出第三章。今天晚上不睡也要寫出第四章。大家不要等,明天早起再看吧。)
第六十四章、你欺負過我你還記得嗎?
第六十四章、你欺負過我你還記得嗎?
什麼叫做文人風骨?
凡史官記事,善惡必書,這是文人風骨。
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文人風骨。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文人風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是文人風骨。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同樣是文人風骨。
當然,方炎手裡沒刀,刀在心裡。
時代變化了,科技發展了,再喊文人風骨就要被人罵傻了。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事情讓我們值得為之堅守。
從屈原到韓非,從司馬遷到班固,從嵇康到陶潛,從李杜到八大家。從辛棄疾到方孝孺,從王夫之到龔自珍。從陸睜到方炎。
這些人讓華夏文化源遠流長,這些人撐起華夏國文骨脊樑。
讀書之人,原本偉大高尚的職業,為什麼在很多人眼裡變得一文不值?是人心變了還是社會病了?
方炎和朱堅無親無故,完全可以將他的事情丟到一邊不聞不問。
可是,他還是決定參與進來。
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