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蹤影了,貞娘一開始以為葛秋姐投了親戚,畢竟葛家的親戚不少。不過,葛大拿自小父母雙亡的,小時候沒少受那些親戚的白眼,再加上他也不是什麼善人,因此,後來他發跡了之後,便只顧著跟著他的一般兄弟,對於自家親戚倒也沒什麼幫過手,也因此葛秋姐最後竟無處可投。

二狗打聽了很久,最後還是從衙門一個守牢的衙頭那裡打聽到,葛秋姐最後投奔的是老胡頭。

一個人一生之中,總有那麼幾次有意或無意的施恩於人後,被人永記於心。而葛大拿便有了這麼一次,就是這老胡頭。

這老胡頭原是城郊的一個老漢,家裡也有著幾畝薄田,兩個兒子,雖說不是頂孝順,但也算是知冷知熱的,如果按照這般的下去,老胡頭養老送終的事情是不成問題的,只可惜,現在世道不太好,先是那一年過年,老胡頭的大兒子帶著家人回媳婦孃家拜年,沒想正趕上白蓮教起義。一家三口全死的暴亂裡,老胡頭是賣了家裡的田地才去收的屍。

而之後不久,淮秦河大水,老胡頭的二子應召修堤,被大水捲走,救上來時,人已經不行了,可老胡頭不放棄。硬是賣了家裡的幾間屋子為小兒子冶傷,可最終也沒有救回小兒子的命,而老胡頭在葬了小兒子後,便無著落了。

而當時,管著這段河堤的正是葛大拿,老胡頭連年的遭遇。說起來也頗讓人掬一把同情淚,葛大拿也起了一點同情之心,看老胡頭沒個著落。正好衙門裡要找一個苦力,幹收夜香的活兒,這個工作雖然辛苦,但怎麼說也是有了息身之地,有口飯吃的,也是個長久之計。於是就介紹了老胡頭去。

老胡頭自是感激。 只是這事情,葛大拿沒放在心上,甚至過了幾個月後,便忘記了。但老胡頭一直沒忘,以前因著一個收夜香的臭老頭。再加上葛大拿風光著,老胡頭自也就沒湊熱鬧了。

而此番葛大拿遭難。屈死獄中,曹氏哪裡還會來管葛大拿的屍首,最後還是老胡頭從衙門裡領出來的屍體,另外,他把這幾年好不容易湊起錢來打的一具薄棺材也給了葛大拿用了。

也就是這時候,葛秋姐才知道老胡頭的。而兩人葬了葛大拿,老胡頭見葛秋姐不為曹氏所容,又是和離的婦人,無所容身,便請衙門裡的一個衙頭做證人,立了文書,收了葛秋姐為義孫女兒。

爺孫倆相依為命了,葛秋姐便每日裡早早起來,幫著老胡頭收夜香。

於是才有今天早上,李正平看到的一幕。

聽完貞娘說的這些,李正平站起身來,正色的朝著貞娘提行了禮:“多謝堂妹為我操心了。”

李正平自是清楚,若不是因著他的關係,憑著葛家打李氏祖產的心思,貞娘不恨葛秋姐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完全沒必要去理會葛秋姐這些。

“正平哥太客氣了,一家人,不用這麼客氣。”李貞娘道,其實心裡倒是有些好奇的,不知道李正平接下來會怎麼做。又想著,正平哥會不會跟葛秋姐複合,不過,依著景明嬸兒的脾氣,怕有些難。

不過,想著這事情畢竟還遙遠的很,再加上她一個未嫁的姑娘,這些東西也不好打聽:便岔了問題問道:“那正平哥此番來南京年前還回去嗎?”

“不回去了,七祖母跟我說了,你們年前是要回徽州過年的,便是鄭管事的也是要回去的,我便留在墨莊裡看著,照應一下。”李正平道。

“那到時就麻煩正平哥了。”聽得李正平這麼說,貞娘便道,年前,她,二嬸兒,鄭復禮,還有馬師傅,馬嫂等都是要回徽州的,而南京這邊,她正擔心呢,沒個李家的人照應著不行啊,畢竟年節的時候,一些禮節來往的關係總是要走的,正平哥能守在墨莊那是再好也不過了。

更何況,他對南京熟悉,這年節的一些往來倒是能讓人放心不少。

“堂妹剛才也說了是一家人,那還跟堂哥客氣啥?更何況我亦是姓李,祖訓上說的,李家人能憑著李墨吃飯,但李家人也要為著李墨的發展而盡力。”李正平道。

說起來,這個堂妹也著實讓他亮眼啊,本以為李墨要重新在南京站穩腳跟,沒有一兩年踏踏實實的沉心做事,是不用想的 ,可沒成想,這不過才大半年的功夫,李墨已經在南京走的有聲有色了,尤其是他剛一到時,聽說這堂妹成了公主府的制墨供奉。

如此一來,堂妹的成就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已經超過當年的八伯了,真真是讓人想不到啊,如此,也更可見七祖母的眼光和魄力,貞娘這點年紀又是個女兒家,隨便換了哪家,也不敢如七祖母這麼對貞娘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