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要有陸戰隊。咱們現在回去,等到後續的運船到了,咱們晚上突進來,人一登岸,再堅固的炮臺也是手到擒來的。”
等了半天,管帶發覺羅大良彷彿還在堵著氣,也知道他現在氣悶。徐友若剛剛拿下了一支清軍的船隊,引著陸軍,近乎兵不血刃的奪得了福寧府城,結果輪到他帶隊南下了,就一頭撞在三都這個硬石頭上。
再次重複了一遍:“副統領,魯公殿下說過,不要讓船隊在沒有陸戰隊的時候,去跟有準備的岸上炮臺對轟。我建議咱們馬上後撤!副統領?……副統領?”
羅大良扭過頭來看了他一眼,臉上充滿了無奈,苦澀的說道:“你說得對,沒有陸戰隊,船隊確實沒必要跟有準備的炮臺對轟,撤吧!”
只能說他運氣不好!
六月初三,復漢軍走海路,輕而易舉的拿下了福寧府城。初四,復漢軍水師一部攻取三都不克,但水師奈何不了三都炮臺,陸軍卻從陸路輕而易舉的奪取了寧德。然後不等捲土重來的復漢軍水師駛入三都,三都港的清軍就全部退往了羅源。
過了羅源就是連江,接著就能看到福州城了。
於此同時,進入建寧府的守備二師也跟據守建寧府城建陽的天地會義軍徹底碰面了。
對於天地會義軍,陳鳴不想動武,否則福建多山地,一個八閩之地不知道能絆住他多少手腳和兵力呢,更浪費寶貴的時間。
“殿下,臺灣的上書。”
熊炳章一臉振奮的大步走進來,行走間都帶著一股風,他手中捧著一本摺子。陳鳴接過來看,內容不出半點意外,就是一個獻土納降,舉臺灣全土投效。
再看落款和署名,除了嚴煙這個天地會南北兩路總首領外,還有泉州、漳州多個大宗族首領人物的姓名。陳鳴當然高興,但“漳泉械鬥!”臺灣史上怎麼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彎彎,也以一種很直白的方式呈現在了他的面前。(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心,絕對叵測!
【唿唿,一個月又要結束了。時間過得真快,兩個月的暑假已經過完了!】
臺灣義軍確切數字有多少?
“殿下,嚴煙報上來的在臺各路義軍數字,總共只有兩萬出頭。”劉武手中拿著厚厚的一個資料夾,這是跟臺灣的歸順摺子一塊遞到的東西。
裡頭十分相近的記錄了各路義軍的規模,大小首領的來、年歲、出身以及功勳,再有各路義軍的準確數字,而且還有年齡的統計。
“兩萬兩千人不到,還有一萬三四千人是三十五歲以上者。”劉武嘴角掛著的全是嫌棄。那群笨蛋傢伙,難道以為暗營在福建的佈置真就完全依靠著天地會,就再沒有旁的人手了嗎?臺灣義軍究竟有多少人,復漢軍雖然沒有確切的數字,也有大致估算的數字。
更知道這些人在佔據臺灣一年多的時間裡,究竟幹了什麼事!那些當初帶頭造反的天地會大小頭領,現在可一個個吃的肥腸滿肚,看看哪一個人名下沒有幾百幾千畝田地啊?
大的大摟,小的小摟,加上各自的親戚和手下的軍士,整個臺灣西海岸現有的一二百萬畝‘五組’熟田是被他們上下瓜分的乾乾淨淨。人人都吃的一肚子油水,還有誰願意再站出來當兵啊?
最初時候漳州人是臺灣起義的主導力量,泉州人先是幫著滿清官府,但很快又反戈一擊;潮州人是坐山觀虎鬥,所以這次好處是潮州人得的最少,漳州吃的最多,泉州人也粘到了不少的葷腥。
哭的只有那些站到滿清一方的土豪大戶了。
整個臺灣,地方宗族勢力是來了個大洗牌。“但這不是徹底的打到了臺灣的地方宗族勢力,而是新的一批人代替了舊的一批人。就跟改朝換代一樣!”只是這些新的家族暫時還沒有站穩腳跟。
在劉武、熊炳章面前,陳鳴不必太多的遮掩,他就是看宗族勢力不順眼。
家族他還可以忍受下,宗族算什麼?
宗族再進一步就是門閥!或者說它們本身就是縮小了無數倍的門閥,無數的宗族,九成九的宗族的影響力只限於當地準確的說是一個‘縣’境內,稍微強大的宗族供養出幾個有功名有名望的讀書人出來,他們就改頭換面成為書香門第了。
從書香門第到官宦世家,另一種用意上,他們就是門閥的變種。
打唐朝以後,朝代都能夠容忍這種‘世家’,那就是因為他們拿起‘筆’的同時,已經丟下了‘刀’。
陳鳴也可以容忍這種‘世家’,但唯獨對於宗族,對於黃泉之下一直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