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途上很艱辛,不過他也懂得了更多的事物,見識了更多風土人情。一路上看盡了農民流離失所的場景,讓他似乎瞭解了哥哥為什麼總是將一些在他看來大逆不道的話。
他拜師於長安名士,眼界開闊了許多。參加許多名士聚會,卻發現那些高門大戶酒肉舞女不休,風雅作賦,卻一點不關心百姓之苦。
他原本的憧憬都化為失望,有多大的期待就要多大的失望。
促使他離開風雅地、富貴脂粉香的長安,源於他的年少輕狂。參加一次名流聚會,一朝廷高官講道:“有人在上朝的時候,抓到一個預言的人,講姓劉者做皇帝。”少年講了一句,我也姓劉,我也可能做皇帝呀。惹得眾人哈哈大笑。大家輕蔑的看著他,“我們講的是王莽身邊的寵臣,劉姓官員,可不是你。”
少年這時候才最終對這些人失望,曾經的他還致力成為這種人。現在的他覺得自己如此可笑,就像個小丑一樣。
少年離開這些所謂的上流,從此不在參加這些無聊的宴會。
他突然想起來大哥曾經講過了話,想要了解一個國家就要去最陰暗的地方和最基礎的地方。支援一個國家的發展存亡看一個朝廷好不好,是看它最基層的人能不能吃飽穿暖,然後再去看其他的。
他去最底層,看遍了乞丐乞討者生活的地方,觀察他們的生活,看長安城裡三教九流的人如何生存,奴隸和做工的,各種人的各種生活。
從這些過程的過程中,他看透了人,也看清了人。
他才知道王莽篡位頒佈的那些條令雖然明面上對百姓很好,然後卻不能真正惠達到百姓身上,少年看穿了王莽的本性,一個偽善的偽君子。
朝廷上那些忠貞的官員不是以身殉國就是告老還鄉,留在朝廷做官就剩下支援王莽的一派,貪汙腐敗的厲害。而第三官員則是一批信奉著“烏紗不丟,富貴百年。管什麼善惡真假,曲直是非。有氣之時多享樂,沒氣之時享樂難。管他忠臣與奸臣,死了都是一個墳。管他賢良與罪人,後世褒貶我不聞。”格言行事的人。
劉秀對這個國家失望了,對長安城失望了。
就連長安城裡的百姓都過的不少,其他地區呢,難以想象。
他摸了摸手上戴的物件,決定回家去問大哥這些疑惑。
從長安到南陽的一路上,劉秀看的更透了。從前還覺得只要朝廷不腐敗,國家就能治理好。現在卻似乎明白,這個國家已經從根上腐爛了。長安城裡高官通宵達旦,歌舞不休,而百姓流離失所衣不果腹。
百姓之苦,有七苦之多。一是水災旱災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二是朝廷橫徵暴斂。三是官吏假公濟私,貪得無厭。四是豪強大姓,兼併不止。五是徭役繁多,農桑失時。六是主管鄉里的人動不動就鳴起鼓來,農民不分男女,都得拋棄作業,去出公事。七是盜賊四起,殺人掠貨。
百姓更有七條死路。一是官吏,任意打死人。二是刑罰苛刻。三是冤獄陷害無辜人。四是盜賊光天化日,四處橫行。五是報怨尋仇,互相殺戮無人管。六是飢餓無救。七是時疫流行。
這七種折磨和七種死路使農民不得不賣妻鬻子淪為地主的奴隸。
劉秀一路行一路思考。等他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大哥準備要起事,他似乎長舒了一口氣。這一路上許多地方農民起義,而據他對大哥的瞭解,大哥按捺到現在才起事讓他挺吃驚的。
他現在一點都不反對大哥所做的事情了,他參加了起事。
大哥展示了他非凡的軍事能力和領袖的氣質,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大哥的魅力所吸引,他和大哥交心的談話越來越少了。
更多的時間是大家一塊進行軍事交流的時候他才看到大哥的聲影,然後大哥又有更多更要緊的事情要做,他到嘴的話就又吐了下去。
一次一次的作戰,大哥領導的隊伍越來越壯大,然而隊伍的龐大隻能招致朝廷的圍剿,大哥就領著大家加入了綠林軍。
而隨著顯現出功高蓋主的勢頭,大哥又重新拉出隊伍開始單幹。而在埋伏戰的時候,大哥竟然死了。他看著大哥的屍體,額頭上鼓起來的包和滿臉的鮮血,他撲在大哥身上,眼角流下了淚在無人看到的地方。
而那些隨行的人也都雙眼淚汪汪的,哪一仗,是氣勢最足的一仗,從此之後,再也沒有看到過如此齊心協力,英勇奮戰的時刻了。
二哥性子軟,保護一家老小,在老家留守。現在全軍都由他來主持,幸虧那些追隨大哥的人都很聽自己的話,若干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