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什麼,是曾友貞的耄耋圖?”

聽到這話,楊老竟然坐不住了,飛快站起來,湊近觀看。

“楊老,這個曾友貞,是什麼人啊。”王觀好奇道,圖畫上,長長的題跋,密密麻麻的一大段,他也沒有興趣逐一辨認,乾脆直接詢問起來。

“夫人既擅絕詣,晚年盡以手訣授哲嗣善孖、大千……”

楊老也沒有賣關子,指著題跋上的一段文字,念出來之後,笑著說道:“別告訴我,你們不知道大千這個人。”

“張大千!”

王觀和俞飛白同時驚歎起來。

這個名字,在近現代的畫壇之中,絕對稱得上是如雷貫耳。基本上,只要對國畫有一些瞭解的人,絕對繞不開這個著名大畫家。

“沒錯。”

這個時候,發福中年人有些得意道:“曾友貞,就是張善子、張大千的母親。而圖畫上的題跋,卻是當年蜀中老翰林、著名藏畫家傅增湘先生的親筆所書,有落款,以及印章為證。”

“歲在癸亥九月江安傅增湘識於藏園之長春室。”

王觀等人的目光,落在題跋的最後一段,的確看到了這個傅先生的印章。同時,長長的題跋內容,也表明了這個傅先生,是曾友貞丈夫,也就是張大千父親的好友。

如果,從這些內容來看,這件圖畫,應該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親筆繪成的。

可惜,這個世界上,有種東西叫做贗品。特別是名人的畫作,被仿得最多。想當年,張大千就是以仿造清初四僧之一石濤的畫而出名的。

雖說,曾友貞的名字,在畫壇上並不響亮,但她可是張大千的母親,憑藉這個光環。她的畫作出世,身價必然倍增,

所以說,難免會有人仿張大千的畫不成,乾脆另闢蹊徑,鑽這個空子。

畢竟,張大千太有名氣了,鑑定書畫的專家,肯定把他的書畫研究透了,一般的贗品,隨便就能夠鑑別出來。可是,曾友貞就不同了,她的畫傳世很少,專家也不是很瞭解,要是仿得精細一些,說不定可以糊弄過去。

。。。。。。。。。。。。。。。。。。。。。。。。。。。

感謝書友“開心珞巴、koufuye008、下一位中國”打賞。

今天冬至,大家大魚大肉,吃吃喝喝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給本書投幾張票呀。最後,求收藏,請大家多支援。

第104章 你怎麼看?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主要是,市場上的贗品實在是太多了,在看到耄耋圖的剎那,在場之中的每人個,都在腦中浮掠這個念頭。

這個時候,楊老也拋開了剛才不先看畫的想法了,借了王觀的放大鏡,仔細的研究起來。反覆的觀摩圖畫上的花草貓蝶,以及文字題跋。

良久之後,楊老才皺眉苦思的坐了下來。

“楊老,你怎麼看。”發福中年人連忙問道。

“我先不說,讓他們說。”

楊老搖了搖頭,和聲問道:“小哥,你們也看了,有什麼心得嗎?”

“飛白,你來。”王觀示意道,對於字畫,他真的瞭解不多,在旁邊觀賞了半天,還是覺得迷迷糊糊的。

“我也說不準啊,要是錯了,你們不要笑話。”

俞飛白遲疑了下,發表自己了意見:“曾友貞這個人,她的事蹟,我知道得不多。所以,只能從圖畫筆法上分析了。”

其他人輕輕點頭,覺得這個切入點不錯。畢竟,作者的生平事蹟之類,不過是個大概的參考而已,真正能夠鑑別書畫真偽的,還是書畫的本身。

看見大家認可,俞飛白也多了幾分信心,慢慢說道:“貓蝶圖,也叫耄耋圖。古代八十為耄,九十為耋,畫了貓與蝶,就是寓意長壽。”

“再結合題跋上的內容來看,這位曾友貞女士,本身就是清才雅藝,是個以工筆花鳥為著的畫家。她圖畫的特點是風韻靜逸,學的是徐黃之法。”

俞飛白笑道:“這個徐黃,正好我清楚。兩個人,都是五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徐是指南唐的徐熙;而黃,就是西蜀的黃筌。尤其是黃筌,與曾友貞一樣,同是蜀人,想必她學得最多的恐怕是黃筌的筆法吧。”

“有道理。”楊老與發福中年人紛紛點頭。作為蜀中本地人,他們就算不知道徐熙是誰,但是對於黃筌,肯定有所瞭解。

我想,大家都有過同樣的經歷,只要是家鄉人,但凡有點兒名氣的,而且能夠在史書之中有記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