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遷移機器材料12000噸以上,工人約1500人。'《民國檔案》,1987年第2期,第36頁。'

至1938年2月,由上海等地內遷武漢之廠礦達137家,機器重量25700噸,隨同內遷的技術工人2300餘名。'《民國檔案》,1986年第3期,第60頁。'

武漢,這個華中重鎮,自國民政府撤出南京後一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各內遷工廠陸續到武漢後,立即著手測地建屠,招工購料,設法開工。在武漢先後成立了遷鄂工廠聯合會和工礦調整委員會駐漢辦事處,以協助內遷廠的安置與復工。在1937年內復工的有37家,1938年元月,又有27家復工。'林繼庸:《民營廠礦內遷紀略》,重慶新新出版社,1942年版,第22頁。'

據復工僅一二個月統計,60餘廠承造軍用品的產量總值,即達170餘萬元,'《民國檔案》,1986年第3期,第60~62頁。'為抗戰做出了貢獻。然而,相當多的內遷廠家到漢後未能適時復工。除政府安排不周以及電力不足等問題外,主要是購地問題曠日持久不得解決。有的廠家見武漢無法立腳,加之戰爭日益緊迫,乾脆直接遷往四川等地。

日軍佔領南京後,其侵略矛頭直指武漢,國民政府以武漢為軸心籌設工業區域的計劃遂成泡影。遷漢工廠大多立足未穩,不得不考慮再度內遷問題。

此時,正在漢口養病的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積極爭取滯留武漢的工廠轉遷到四川,並派四川工業專家和官員由川飛漢向各廠家介紹四川的資源、設廠的環境,而且在運輸、廠地、電力、勞工、原料、捐稅等方面給予優惠與方便。各廠家深受感動,紛紛報名遷川。1937年12月底有20餘家工廠表示遷川,翌年1月中旬已準備即可遷川工廠達41家。當月,工礦調整委員會派員與廠家代表到重慶及四川其他擬遷廠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勘測,爾後又組織成立了遷川工廠聯合會,安排遷川各項事宜。

二、武漢地區工廠折遷

南京夫陷以後,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漢地區工廠繼續內遷到四川、貴州、湘西等大後方。工礦調整委員會遂著手動員武漢地區遷漢工廠和原有工廠再度內遷,進行抗戰以來第二次工業大遷移。1938年3月22日,剛由工礦調整委員會改組成的工礦調整處,召集武漢三鎮機械廠家代表討論遷移問題,催促各廠做好一切準備。工礦調整處除協助遷川工廠外,還規定了工廠遷桂、遷滇協助辦法,同時,招募各種技術人才和技術工人,派往適宜的廠礦或技術機關服務。

6月9日,日軍逼近馬當防線,國民政府下令拆遷武漢工業,各類大小工廠,凡對軍需民生有用者均在拆遷之列。為了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遷移費用由以前的無償撥付改力提供貸款,運輸、復工獎金缺乏者給予低息貸款,凡來不及拆遷的工廠皆予炸燬。

7月17日,國民政府決定留漢各政府機關人員須於五日之內遷往重慶。

工礦調整處得知武漢形勢將屆嚴重關頭,益加緊敦促拆遷工作。除四川、湘西兩處已派有人員部署外,還派員赴湘南、廣西、陝西等地佈置遷廠事宜。

在武漢地區,工廠拆遷分兩部分進行。一部分是外埠遷漢工廠的再遷,共遷出機器鋼鐵工業、造船工業、電焊工業、電器及無線電工業、化學工業、醫藥工業、紡織工業、礦業以及其他工業共170多個廠家。另一部分是武漢原有工廠的拆遷。工礦調整處派遣受過訓練的技術人員,分頭四處勸導督促,並協助工廠拆遷。武漢三鎮著手拆運者,有化學工業、機器翻砂工業、織染工業以及其他工業的廠家共150餘個。

至8月中旬,除少數工廠被限期拆遷外,一部分廠家遷往湘西、湘南、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大部分廠家遷往四川。及至武漢撤退,除沙市尚有數廠外,武漢地區廠礦大遷移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內遷工作轉向宜昌與重慶之間,宜昌為遷川的中轉站,各廠物資在此換乘木船入川。自7月下旬以來,政府各機關人員繼續西移,在宜昌候輪者人數逾萬,兵工署及民營廠礦物資絡繹長途,在宜昌江邊堆積如山。武漢失守後,宜昌岌岌可危。在輪船運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又僱用木船,緊急疏導,緊張搶運,入川各廠陸續抵達目的地。宜昌航運直至1940年6月中旬宜昌淪陷乃告終止。

據統計,截至1938年底,遷往內地的廠礦已達304家,機件重量達5萬餘噸。這304家廠礦中,遷往四川的有134家。詳見下表:'《民國檔案》,198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