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很重視,清軍和陳玉成部還在和州鏖戰,勝保在江浦重建江北大營,多隆阿、僧格林沁猛攻和州,不過沒有湘軍,清軍的進展很緩慢。陳玉成已經穩住陣腳。也將清軍主力牽制在和州一帶。”

顏永京就在桌面上開啟地圖:“第十六旅最早在海門廳登陸,現已下通州,清軍在這裡的主要是一些綠營和勇營,幾乎沒有任何反抗,不過我軍行動以後,李秀成也從常州渡江,取了靖江、泰興。所以第十六旅。轉而北上去如皋、海岸,參謀部的計劃是和沿范公堤與鹽城的第十七旅呼應。控制蘇北黃海海岸和鹽場。”

“第十七旅在黃沙港登陸後,先取阜寧,又以一營南下取鹽城,一營向西攻擊淮安府,淮安守將黃開榜竟棄城去,如今第十七旅已經佔領淮安、寶應,洪澤湖、高郵湖一帶數萬義軍投靠,目前正在清掃這一帶地滿清潰兵。”

“一個營就打下了淮安府?”沈葆楨突然開口問道,重要的軍事決策內閣成員都有份參與,沈葆楨很清楚華夏軍的編制,一個營就是五百人,五百人攻打重兵防守的府城,竟然沒有傷亡輕鬆奪取,不是守將就廢物,就是華夏軍太厲害。

“曾國藩加兩江總督,江北就開始徵收厘金,勝保的江北大營、僧格林沁南下,地方上苛捐雜稅數不勝數,沿海鹽民多有起義,所以雖然華夏軍只有一個營,其實從阜寧出發地是三千人,攻打淮安的是一萬人,何況就算是一個營的華夏軍,黃開榜那些大煙兵也不夠瞧的。”顏永京簡單講述了淮安之戰的經過,在這次進攻中有鹽民義軍助拳,同時也和洪澤湖、高郵湖幾支義軍約定同時圍攻,黃開榜幸虧逃得快。

“實際上,十六、十七旅打仗的時間並不多,更多時候都是在整理地方義軍,維持地方秩序,直到內閣組織的共和團抵達,這一情況才有所好轉。”顏永京道。

葉楓點了點頭,實際上以歐美為標準,刻意強化了行軍和作風訓練的華夏軍戰鬥力遠遠高出清軍,加上民心也不在滿清這裡,華夏地自由共和政策很得人心,打仗遇到地困難很少,反而是這些地方加入聯盟以後的施政和建設顯得更加重要。

“先說說第十八旅,地方治理的事情等到了杭州,再召開專門的內閣會議進行討論。”葉楓道。

“第十八旅出發得最晚,作戰地點也最遠,參謀部原本的計劃是攻取海州,威脅徐州,在海軍的配合下,順利在贛榆登陸,但是在進攻海州的過程中遭總兵陳國瑞頑強地抵抗,海州城牆高大,為了避免傷亡,十八旅並沒有發動強攻,雙方還在僵持當中。”

“參謀部對戰局地看法是什麼?”葉楓微微皺了皺眉頭,雖然說儲存實力、避免傷亡是他提出的作戰原則,但是看到一個小小地海州也讓華夏軍為難,也不禁有些無奈。

“海州和淮安府不同,海州有幾個大鹽場,當地的鹽梟實力雄厚,鹽丁也很有戰鬥力,所以第十八旅面對的是將近四五萬敵人,參謀部認為必須增兵。”顏永京道。

“參謀部認為,可以從上海的第一師中抽調一個旅北上,同時在淮安的第十七旅也要抽調一個營渡過黃河,包抄海州的後路。”

“海州的敵人如此眾多,再增加一旅一營是不是夠?還有,十八旅是不是安全?補給方面有問題不?”葉楓問道。

“海軍有一支分艦隊留在海州,在火炮的支援下,贛榆穩如泰山,贛榆在,則第十八旅的補給與後路都不是問題,參謀部的意思是讓十八旅暫且後退到贛榆,等援軍到達以後,在合軍進攻海州。”

“目前海州的幾大鹽梟態度還不明朗,雖然他們幫助陳國瑞守城,但是也有投降華夏的意思,只是還有一些疑慮,加上看到我軍數量不多,所以還是站在清軍那邊,我軍新增一旅不選贛榆,而在黃河口一帶擇地登陸,與贛榆、淮安府援軍形成三路進軍的形勢,則鹽梟必然鬆動,況且第一師是王牌師,戰鬥力要強過新組建的第六師,兩個旅一個營足以平定海州,何況淮安府的義軍整編後也會有很強的軍力。”

葉楓點了點頭:“海州鹽梟的條件我看了,有些可以答應他們,不過鹽的生產和銷售模式是肯定要改變的,他們不答應也不行。”

“所以我建議在江北增加兵力的投入,第七師不是已經組建麼,除了蘭芳的第二十一旅,其它兩個旅全都增援海州,已經回到廣東的靖海師,十三旅駐廣州,十四旅駐福州,十五旅駐臺灣,另外國防部再研究整編第八、第九師、第十師的計劃,明年上半年華夏軍要有十個野戰主力師,警備軍相應的也要跟上去。”葉楓道。

顏永京興奮地記下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