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於孝天有說話的想法,於是立即便全體安靜了下來,以為於孝天終於要拍板定案了,一個個露出了一臉熱切的神色。
“諸位!你們今天一天,所提出的各種建議,我已經都仔細聽過了,也考慮過了!但是我提醒一下諸位,你們考慮的事情是不是稍微有點狹隘了一些?
我來問你們一個問題,當建奴破關南下的時候,你們考慮過沒有,我們在南直隸動手,這天下輿論的問題?”
於孝天說完這句話,掃視了整個大廳之中,所有在座之人了一遍,臉色顯得頗為冰冷。
他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輿論?好像他們今天討論的是如何取天下吧!這跟天下的輿論有什麼關係?
但是作為參謀出身的林易陽等一眾讀書人,在聽到了於孝天的這句話之後,立即便出了一身冷汗。
輿論!對,就是輿論!剛才他們熱火朝天的商議了一天,拿出了一個趁著建奴入關南下大掠的機會,直接起兵宣佈造反,直取南直隸,將南京城攻下,這個提案確實在軍事上有很強的操作性,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考慮到天下人在這個時候的感受如何。
建奴目前恐怕是大明上下人等,最為痛恨的了,所有人都在心中既鄙視建奴,稱其為東虜韃子或者建奴,也有人稱之為後金,但是現如今建奴立國,皇太極面南背北登基稱帝,卻極少有人稱之為滿清!
原因為何,大家自然心知肚明,建奴如果年紀入關大掠,這個時候肯定天下震動,而於孝天選擇在這個時候突然發難,率部直入南直隸,直取南京城,無疑等於是在配合建奴的行動,這麼做鐵定馬上會招致天下人痛恨。
而天下的話語權,目前可還是在那些讀書人的手中,別看他們大多數人手無縛雞之力,但是這口水噴出來,可是也能左右天下人的輿論,足以把人給淹死了。
這時候如果於孝天起兵謀叛,不管先打兩廣還是先打浙江,抑或是直取南直隸,都無疑是昭示天下,老子就是趁著建奴破關,趁機想要大明的命的。
到時候那些讀書人便立即回對於孝天口伐筆誅,把於孝天罵為國賊,這些讀書人是可以左右天下輿論的,老百姓聽他們怎麼說,肯定也會跟著怎麼說,到時候就算是於家軍取了南京城,恐怕一下子名聲也會被這些讀書人徹底搞臭了。
這對於今後於孝天取天下之後,該如何治理天下,將會造成巨大的聲譽上的汙點,很大程度上、將會影響到今後於孝天治國的事情,因為這個汙點,肯定會有很多人認為,於孝天勝之不武,罵其為國賊,到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恐怕全國範圍之內,會有不少人揭竿造反,要光復大明。
所以這個提案,表面上來看,似乎很美,可是一旦按照這個計劃實施的話,就算是取得再大的戰果,卻損失了於家軍和於孝天的名聲。
這一點在白天的時候,所有人都不自覺的忽略了,根本沒有考慮這方面的事情。
現如今於孝天一提這個問題,一些人立即便想到了其中的關節,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但是還有一大部分人,卻稀裡糊塗,尤不知錯在什麼地方,這輿論和打南京又有什麼關係,畢竟他們這幫人一直以來,都認為拳頭大說了算,習慣性的只知道使用武力,卻對於輿論的問題,很少關注過。
魯通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立即站起來躬身說道:“主公,是我等疏忽了!還好主動及時點醒了屬下,否則的話我等猶自還被矇在鼓裡!”
說罷之後,於孝天點了點頭,對魯通說道:“好!你現在明白也為時不晚,但是問題是還有很多人不明白,你就先給他們說道說道吧!”
於是魯通立即接令,站起身面對廳中諸人,洋洋灑灑的解釋了一番,這一下所有人都總算是明白了過來,暗呼慚愧,可是不打南直隸,又該打什麼地方呢?頓時大廳之中變得鴉雀無聲了起來,所有人都再次把目光集中到了於孝天背後的那張地圖上面。
於孝天站起身,對眾人再次說道:“我來問你們,假如我們先出兵直取南直隸,那麼對於大明乃至是建奴,會導致什麼事情發生?”
林易陽想了一下之後,立即答道:“假如我們先取南京的話,北方官軍以及京師立即會糧餉斷絕,官軍可能會很快崩散!
而建奴很可能會趁機,收降大批官軍,甚至於可能直接將京師取下!”
於孝天點點頭,讓林易陽坐下,面色沉重的說道:“雖然我於某有取天下之心,但是我卻沒有忘掉,我還是華夏子民,還是一個漢人!
而建奴乃我華夏之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