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再倒入剩下的混合泥漿,這九片鐵皮大小形狀完全一致,上方有個凸起的地方,鑽著孔,一條木杆穿過九個孔,出模時提起木杆,所有鐵皮就出來了,開啟木箱,四面輕輕敲擊,再從側面取出木箱中的三根橫木樁,就一次做成十塊空心磚了。

不過,看著容易做著難。薩沙實踐了好多次,才掌握了訣竅,不然做出的磚不是缺角就是有氣泡。

人家教他的時候這麼用心,他也不好意思不認真教人家。

再說了,他做的那些陶胚是快晾乾了,可是還沒燒呢!

燒陶燒陶,燒和陶哪樣工序也不能少啊。

於是薩沙教何田易弦夯土時,也像何田教他那樣,先講理論,講再解工具怎麼用,怎麼製作,然後陪著他們做了一套夯土工具,再一起取材。

取材這個稍微容易些,易弦挖水池時那一大堆土至今還沒用完呢。

三合土,是黏土,摻和沙粒,石灰,必要時再加上些其他的東西,然後按比例摻上水,經過敲打夯實的。

在泥土裡加上鍘成小段的麥秸稈或者乾草,也是可以的。

據說從前有些講究的夯土建築,比如城牆,摻水攪和的時候還要加入米漿,認為這樣可以使城牆更加堅固。

有些古建築確實是經歷了幾千年的時光還存留著遺蹟,但是牆裡面有沒有放米漿就無法驗證了。

還有一種建夯土房子或者說土房子的方法就比較取巧了。

準備一些大小相同的麻袋,裡面裝上沙子泥土,蓋房子時把沙袋像磚塊一樣一層一層壘起來,然後糊上厚厚一層泥漿,就成了。

這種方法也不是不能建出更堅固的房子,只要用木頭柱子或是竹子插在沙袋之間,同樣能起到加固的作用。這方法最大的優點是快。需要事先準備的材料就一樣:麻袋。

用夯土或是泥巴建房子有個別的材料難以比擬的優點,就是房子的形狀完全不受限制。

薩沙為了不跌份,在開始授課前還認真做了講義,在何田給他的筆記本上畫了不少圖。

圖中的房子真是五花八門,想象力有多大,房子的樣子就能有多奇葩,圓頂的尖頂的根本排不上號了,見過蝸牛型的房子麼?胡蘿蔔型的呢?

薩沙總結,“我覺得過去的寺廟裡的泥塑神像,和蓋泥巴房子的方法其實是一樣的,先用結實的材料,比如鐵絲、竹子、木頭搭個架子,再糊上泥巴,最後做表面裝飾。”

學術交流之後,大家開始了實踐。

薩沙絕不是個笨人,看他用來夯土的工具就知道。

原始的夯土工具其實很簡單,就是大木錘,把混合好的泥土反覆敲打,逐漸成型,然後晾乾了,就能當磚用了。

薩沙的工具可是半自動化的。

這工具分成兩個主要部分,一部分是個木頭架子,可以調節寬度,木架下面有個木頭葉輪,木架一半放在流水中,水流推動葉輪,皮帶就能不斷轉動輪軸。夯土機的另一部分就是夯土用的槽了。

把混合好的泥漿放進木槽,水流推動葉輪,葉輪帶動輪軸,輪軸快速轉動,木槽上方的大木錘就會不斷砸下來,敲在木槽裡的泥漿上。

這個機器,像是個縮小了的舂米機。不過,村中磨坊裡用的舂米機有一大排木柱和木槽,薩沙這機器只有一個。

何田和易弦經過這幾個月的磨練,木工活兒的水平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夯土機。木槽什麼的都是現成的,重點是葉輪和轉軸。

有材料有工具,掌握了方法,夯土並不是太難的技術。但和任何技術一樣,想要掌握,都得多練習。

薩沙老師帶著兩位學員制作出的夯土磚擺滿了屋子前後的空地,等待晾乾。

晾曬夯土磚的時候還要考慮陽光,不能讓磚塊表面幹得太快,不然磚塊很有可能裂。這時就得用草簾子蓋住磚塊。

如果天氣非常熱,或者風很大,還得在草簾子上灑些水,保持溼潤。

據薩沙說,熟練掌握這門技術後,一個人一天可以做出六百多塊磚。

夯土也可以用更大的模具。比如牆體模具。

什麼叫牆體模具呢?就是用木板搭一個空心牆,然後把混好的泥漿倒進去,夯打之後,等土幹了,拆掉模具,牆體就做好了。

這一招在蓋房子時尤其管用。

把混好的泥漿倒進去,夯打之後,等一會兒,拆掉模具,牆體就做好了。

陶胚曬乾後,何田鄭重地帶著薩沙在陶窯前擺了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