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著孔茨毫不退讓的表情,楚萬里不知道溜到哪裡去了,也不打個圓場,李雲縱倒是在,可是他對加強軍隊力量的任何事情都表示出毫無保留的支援……徐一凡也只有咬牙閉眼,到了兩江,讓你們放手幹!
除了這個,還有關於禁衛軍重火力薄弱的問題。禁衛軍步兵火力足夠充足了,可是不管野戰輕炮兵,野戰重炮兵,攻城重炮兵——除了他有一個教導野戰炮兵營,其它全是。朝鮮戰事撐過去之後,在遼南作戰,乾脆借用了其它清軍營頭的炮兵力量,有的後來更是毫不客氣的吞併到自己手底下。可還是遠遠不夠!
沒有炮兵,拿什麼打會戰?徐一凡當時心虛的看著孔茨。今後短期之內,可以預見的敵人就是清廷中樞。老子用不著打大規模的會戰……可是瞧著老頭子一臉便秘的表情,李雲縱眼睛閃光。徐一凡咬牙頭,答應你們了!到了兩江,軍事教育體制當中,再加上炮兵建設人才。再給你們買一批火炮!不過老子沒什麼錢了。你孔茨繼續服務,薪水得減一點兒!
這種種樁樁加在一塊兒,就導致江寧城外湯山一帶,就成了現在這番景象。
大隊大隊的土建人員,在這裡測量地形,準備開工建設各色各樣的軍事學校。兩江第一、第二兩所師範學校也準備設在這裡。唐紹儀可精明得很呢。眼下瞧著軍事開支是大頭。雖然不知道徐一凡從哪裡蟄摸這筆錢出來,不過先把兩江師範掛在這裡再說。開支也可以從軍事費用裡面走。唐紹儀還理直氣壯的找理由——軍事教育都是現代化的教育人才,各國聘請,還有延聘留學歸國人才,這師資可以通用嘛!這就節省好大一筆開支。再說了,師範生是為普及教育準備的。要招聘的學生,也是那些貧寒士子。反正也得供他們吃穿,軍隊供給體系裡頭,再加一筆就成了,省得麻煩,還能讓這些士子夾雜在軍事學校裡頭,感受禁衛軍的軍威,學習紀律,加強他們對這個團體的歸屬感……總之,他儘管負責民政,自己有收入,可還得從徐一凡小金庫裡頭佔便宜!
至於為什麼說是徐一凡的小金庫,因為禁衛軍以前的開支全是徐一凡在籌措,可預見的一年當中,也全要他上天入地的找這筆錢。兩江地方,今年收入是別指望了。年關裡頭,不管上忙還是下忙,全部徵收過了。海關鹽稅,徐一凡還沒來得及伸手。藩庫也基本給榮祿這死鬼糟蹋乾淨。南洋資金,已經轉而投向自己在兩江開拓的事業——誰讓徐一凡是當頭兒的呢,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大家就都賴上他了!
不得不說,大家對徐一凡想辦法找錢的本事有出乎意料的信任。
湯山周圍,滿坑滿谷的都是人。一隊隊車馬,從南邊過來,運來了大批大批的建築材料。因為是年關頭,民夫不多,大家都要過年,更多的還是禁衛軍第一、第二鎮的官兵。他們多是北人,放假回家過年那是指望不上,留在這兒正好頂壯勞力使用。這些營養良好的官兵,喊著號子滿頭大汗的在勞作,拖著石碾平整地方,開坑挖泥打土坯,砍樹挖地基,正幹得熱火朝天。一堆堆穿著各色各樣服裝的技術人員——多是詹天佑在朝鮮培養出來的那一撥兒。也是滿頭大汗的東奔西走,做技術指導。周圍鄉里,過冬剪門的百姓閒得沒事幹,抄著袖子縮著脖子在遠處高高低低的山頭上面兒賣呆熱鬧。
寒冬臘月天兒的,這些蹲大營吃糧餉的可真有個幹勁兒!大冬天的,有的人就穿一件白襯衣,號子喊得震天響,他們到底一個月吃多少餉,這麼賣力?放眼過去,全是壯棒小夥子,別看四下草木凋,他們在這兒,瞧著似乎連寒冷的天氣都能燃了!
他們不知道,禁衛軍如此幹勁,原因其來有自。別看禁衛軍好大威名,轉戰南北,卻是一支飄四處的無家孤軍!朝鮮,只是借居之地。到了現在,他們才算是真正有落腳的地方!這個地方建設起軍事學校,就是這支軍隊的百年基業,這支強軍將不會慢慢凋零,不會被裁撤,而會從這裡開始,真正發展壯大,直到成為整個國家的武力!對未來沒有信心的團體,不是一個好團體,而徐一凡如此大張旗鼓的開始建設,就是給了他們這個對未來的信心!
而且已經有訊息傳出來,高階軍官也開始甄別選拔基層官兵。以禁衛軍第一鎮為骨幹,至少要選拔三千到五千有戰功,有經驗的基層官兵進入各級學校進行教養培訓。他們這可是為自己的前途幹活兒!
最後一個原因說出來有搞笑,禁衛軍管理教養,主要是李雲縱在操持。徐一凡和楚萬里兩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喜歡犯懶。李雲縱冷麵凶神,治軍嚴格,訓練酷厲。禁衛軍裡頭早有一些自嘲的話兒。
“操場上沒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