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部分

戰期間,通用汽車公司是美國生產成就方面的明星企業,並正在為戰後愈加輝煌的成功做積極的準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其產值翻了一番還多,利潤是原來的4倍多。通用汽車公司是汽車行業在世界範圍內無可爭議的領導者,是當時傑出的“增長型產業”,是“高科技產業”的代表,是“現代工業經濟”的動力源泉。

ⅩⅩⅧ如今,每年都會出版幾十本關於公司和公司管理方方面面的書。我的那位大學校長朋友的確說中了:至今還沒有一個政治學者或是一個經濟學者接受《公司的概念》首次分析的現代組織的現實。相反,這本書創造了一個新的學科:我們叫它“管理學”——對現代組織的結構、制度和社會人文方面有組織的系統研究。管理學從此成為全世界專業研究和研究生學習的一個普遍的領域。

因為“管理學”起源於對商業公司——40年前就已出現的現代機構——的研究,所以它通常放在商學院,大多數人在聽到或讀到“管理”一詞時仍能聽到或讀到“商業管理”。不過,“管理學”的研究正日益包容了今天“組織社會”的所有機構。商學院——很多商學院改名為“管理學院”——正在吸收公共管理學院或是醫院管理學院;哈佛商學院為大學校長提供“管理培訓專案”。大多數“高階管理人員培訓專案”都從工商業和非工商業機構,從聯邦政府到專業協會招收在職管理人員。甚至在很多神學院,最受歡迎的就是以《公司的概念》為基礎教材的“牧師管理”方面的課程。

為了效法拿破崙,戴高樂將軍決定創辦一所新的大學院(Grande Ecole),並期望以此超越他偉大先驅的創舉和培養法國未來的管理者,他組建了國家管理學院——一所研究生管理學院,照搬了美國管理學院的課程體系,該學院為新生指定的第一本書就是《公司的概念》。 。 想看書來

序言(12)

與40年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天的汽車工業正深深地陷入一場全球性的危機——一場絕非由能源危機和OPEC引起的但因其而加劇的危機。因為最近的20年,所有西方國家的汽車需求增長都低於國民生產總值或是人均收入的增長,而且5年前,也就是20世紀70年代末,汽車需求在日本也停止增長了。這意味著汽車工業哪怕實際上不是在衰退,也處於成熟期。

ⅩⅩⅨ在20世紀40年代,流水線仍然是最先進的生產方式,即使那樣,本書當時就已批評它不僅低效而且踐踏了基本的工程原則。如今,流水線和恐龍一般過時,而且成了真正自動化的絆腳石。就技術和分銷體系而言,汽車工業已經變成了一個“古老”,很大程度上是“過時”的產業。技術和工業領先地位以及增長動力已經轉移到那些基於知識和資訊的產業,就像生物製藥業、資訊處理業和電子通訊業。

雖然仍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公司(直到最近仍然是盈利最多的製造公司之一),即使在它自己的產業中和它自己的根據地美國,很顯然通用汽車也已經被推到了防禦的境地。

然而,本書問世以來所發生的真正的滄桑鉅變就在於社會本身。

首先,我們在1983年看待社會的方式完全不同於1945年。我們以《公司的概念》首次看待社會的方式來看待如今的社會。

今天,我們視現代組織為理所當然。事實上,我們知道現代發達社會是一個由各類組織所構成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主要的社會職能都是在組織內部或者透過組織完成的,比如工商業公司、政府機構、醫院、中小學或是大學和武裝部隊。40年前,工商業公司只是被視為新生事物和例外,而今天,工商業公司被看做社會成員之一,它與其他成員之間的相同之處遠多於不同之處。它們都需要重新組織和架構,它們都需要我們稱之為“管理”的功能,它們內部都存在一項特定的工作——管理工作,它們都有政策規定和戰略措施,它們內部都要面對個體的豐富多樣與工作職責的問題,它們都必須利用資源——首先是人力資源,它們都要處理內部權力關係和需要使組織有序的基本原則。這些正是《公司的概念》最早提出和討論的話題。

如今,人們對這些問題已經司空見慣,而40年前,人們卻備感新奇甚至震驚。那時,半數以上的美國青年在高中畢業之前就結束了正式的學校教育,今天,超過半數的青年人繼續進入大學學習。那時,4/5的美國勞動力仍然在農場、工廠、煤礦、鐵路或是在手工作坊從事“藍領”工作,而到2000年左右,這一比例將下降到1/4甚至更低。1945年,將近一半的美國人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