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急,趙構無人可用,遂改任宗澤襄陽知府為開封知府、東京留守,全面負責京畿防務。此時的汴梁城物價飛漲,盜賊出沒,民心惶惶。宗澤已經68歲,卻是老當益壯,到任後立刻整頓社會秩序,修築城防,安定民心。
金軍派遣使者以出使偽楚為名,探訪汴京虛實,宗澤將來人拘押,擬予處斬。朝中大臣多持異議,趙構從揚州發來手諭,令其釋放金使,宗澤拒不領命。為抵禦金軍的進攻,宗澤放手發動群眾,聚攏民心,招攬抗金義軍,加強抗戰力量。
時有王善的義軍數十萬人,欲進佔京城,宗澤單騎入王善軍營,曉以微言大義:“朝廷當危難之時,使有如公一二輩,豈復有敵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此時的宗老先生在中原百姓之中享有極高的威望,人稱宗爺爺。王善深表感佩,率軍歸降。其餘楊進、王再興、李貴、王大郎等義軍相繼投入宗澤麾下效力,軍威大振。
汴京在宗老先生的經營下,固若金湯。金軍來攻,碰了一鼻子灰,久攻不克之後,只好灰溜溜撤軍而去。在堅守汴京的同時,宗澤上疏趙構二十餘次,請其回到汴京,率領軍民收復失地,均為汪伯彥、黃潛善所阻。趙構只以擇日還京搪塞,又哪裡肯回到汴京這個亂戰之地呢。
中路金軍受阻於汴京,遂加強東路的攻勢,完顏宗弼(兀朮)率兵從江淮南下,大舉進攻趙構所部。趙構一逃再逃,離汴京越來越遠,從揚州跑到鎮江,從鎮江跑到江寧(江蘇南京),又跑到杭州,再跑到溫州,最後被金兵趕到東海之上。金兵孤軍深入,不敢久留浙江,隨即撤軍。金兵走後,趙構才跑到杭州落腳。
眼見趙構怯戰南逃,無心收復失地,宗澤憂憤成疾,他在病中仍然激勵部屬抗擊敵寇。因年事已高,背上又生出疽疾,不久,宗澤病逝於汴京,臨終前,謂眾將曰:“康王怯懦,復國無望,惟寄希望於西北。吾死之後,汴京民心或散,京畿防務堪虞,爾等可至西北,勿忘光復故土。”隨即連叫三聲“過河”而逝,眾將失聲痛哭,中州軍民自發祭奠宗澤英靈。
西北人士賦文追悼宗老先生,劉通主持追悼大會,同時將悼文傳發中原各地,激勵廣大民眾繼續抗戰大業。
就在東路金軍大舉進攻華北、華中、華南之時,西北軍並沒有閒著,而是厲兵秣馬,繼續籌措物資,擬從戰略相持轉入戰略反攻,並逐步加強對西路金軍的攻勢。
為了鼓舞士氣,讓廣大西北人士、西北人民看到未來的希望,劉通等人商議後,決定成立政權機構。參照漢唐制度,設中樞機構宰相府,取代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下設六部,各部門設正職一名,副職一到二名。取消樞密院和其他繁冗機構,簡化繁瑣的政制和軍制,簡化官稱。
官銜為一品到九品,每一品級分為正、從二檔,對武將不作最高任職的限制,軍人可以累升至兵部尚書之職。爵位沿用王爵和公、侯、伯、子、男六檔。
軍銜自下而上分為:校尉-初校、上校、大校,將軍-初將、上將、大將,元帥-初帥、元帥。對應的實際職務為:校尉職-百長、都頭、統制,將軍職-統領、指揮、將軍,元帥職-副帥、元帥。
戰爭時期,軍事統帥相對固定,非戰時期不固定;校尉以下相對固定,將官以上相對不固定。目前的將官任命,採取實戰和軍校培訓二種方式,將來再採取軍校培訓的方式。參照後世的建軍經驗,逐漸把軍官與軍隊分離出來,高階將官的任命由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決斷,軍隊聽命於國家元首。
西北搭建政權架構,始於1127年春末夏初,至同年秋初具規模。組建之初,給沂王趙萼掛了個監國的名義,當然不會給他實權的了。架子一搭,汴京官員紛至沓來,對趙構失望而投奔西北的不少,各路地方官吏靠向西北的也日漸增多。對於投奔過來的人士,並非良莠不分,一概任用,而是擇其才具,分別委命,能者上而庸者靠邊站。
西北將士均勸劉通晉封王爵,水漲才能船高,大家跟著高升,豈不快哉!沂王應西北人士的要求,晉封秦國公劉通為秦王,宰相,大元帥。西北軍政人士隨之出任六部要職,榮膺將軍之位,豪傑志士揚眉吐氣。
朝政所在地暫設河東太原,劉通的宰相府、大元帥府合在一處辦公,實際上相當於二塊牌子一套人馬。新的起點需用新的紀年,劉通是不主張採用年號的,大夥堅持要用年號,劉通入鄉隨俗。經過合議,定年號為靖難,意思是驅逐敵寇,厘靖戰難年即為靖難元年。劉通心中打定主意,以後一定要推行數字紀年法,要是大家仍然堅持用年號,那就年號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