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中式菜吃;再看歸有光和鄭若曾,都拿著刀叉好奇的比劃,陳鶴在邊上教他們如何持刀、如何持叉,比劃了半天,歸有光氣餒道:“真費勁啊,還不如筷子好使呢?”便重新拿起了自己習慣的筷子。
鄭若曾卻很喜歡這種方式,認為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陳鶴見大人運用刀叉十分嫻熟,有些詫異道:“您在哪學得這個?”
“在上海吃過……”沈默含糊過去,打個岔道:“唔,這個牛排煎得相當不錯。”
“呵呵,這廚子是給佛朗機人的馬六甲總督做飯的,”陳鶴笑道:“到碼頭買魚的時候,碰上了林思哲他們,結果就跟著跑路了。”說著輕笑道:“這不稀奇,那個地方又窮又熱,蚊子還能咬死人,誰願意待啊。”
“不錯,不錯。”沈默切一塊鮮嫩多汁的牛排送入口中,擦擦嘴道:“震川公提供的條件,確實不錯。”比起外觀的低調來,通譯局的裡面,可以稱得上奢華了。
“是啊,這麼好的條件。”陳鶴點頭道:“不好好幹活,都覺著對不起震川公了。”
歸有光費勁的用筷子夾一塊帶血絲的牛排,呵呵笑道:“都是大人的囑咐,我不過遵命行事而已。”
“工作開展的怎樣了?”沈默自己吃得差不多了,見陳鶴也已經擦了嘴,便進入正題道。
“已經翻譯了三本書。”陳鶴道:“主要是現在他們還不會寫字,說出來的話,也全是口語,所以還得他們先講給我,然後我再重新遣詞造句,最後才寫下來,這樣速度自然慢了。”怕沈默失望,又道:“我正在學習他們的文字,他們也在學我們的字,相信不久便不用一遍功夫兩遍做了。”
“不著急,質量最重要。”沈默道:“這頭一炮一定要打響,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那大人第一本書,準備出什麼呢?”陳鶴輕聲問道。
“拿書目來。”沈默吩咐道,他知道在正是翻譯工作開始前,通譯局的人,已經將所有的書分門別類,編篡成了一套目錄,還有中西文對照。
陳鶴趕緊讓人拿了厚厚的一冊書過來。
“我要的是目錄。”沈默有些無力道。
“這就是目錄啊……”陳鶴小聲道:“他們沿途把歐羅巴、阿拉伯、還有埃及的書,只要能找到的都帶回來而來,一共收了九萬多冊呢。”
第七三五章 歷史的車輪(下)
隨手翻了翻那厚厚的名冊,沈默看出一些門道,原來它用了百科全書的編篡方式,除了書名還有綱目,分了哲學、文學、詩歌、建築、機械、造船、美學、物理、法學、藝術、藥學、數學、天文、修辭、語法……等三十多個類別,林林總總,花樣繁多。
但選擇起來並不難,因為沈默的目地是一鳴驚人,就不能選擇建築、物理、機械這些實用學科入手,否則必然會被士大夫們嘖嘖稱奇之餘,視為奇技淫巧,那就難登大雅之堂了。
然後詩歌藝術美學倒是不低俗,可八成是現代人欣賞不了的。所以哲學便成了唯一的選擇。因為哲學是抽象於表象的,它不分東方西方,它研究的是世界的本源與真理,而本源是樸素存在的,真理普遍適用的——所以不論東西方,一切智者的智慧活動,最後都會升華為對哲學的追求。
且不說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單說幾乎同時期的華夏文明,便有百家爭鳴,老子、孔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鬼谷子等等等等,他們的學說豐富多彩。各不相同,但其核心思想,都是對這個世界本源的認識,是對自己的嚴肅剖析,是對生命意義與道德實踐的探索,是最璀璨的東方哲學。
雖然力主引進泰西的哲學,但沈默從心底裡不認為,東方的哲學就比西方的差;一本《道德經》、區區五千言,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家哲學……此道家乃哲學之道家,非宗教之道家……沈默讀了十年,卻仍然受用無窮,無論修身立命、治國安邦,還是出世入世,都所獲良多。他個人認為在完整的哲學體系中,這是最接近世界本源的學說,天下無出其右。
幾乎所有的泰西哲學思想與衝突,沈默也能從先秦百家的著述中,找到相同的論述與矛盾:
比如說最關鍵的,探討事物的本質、聯絡和客觀規律的‘認識論’以蘇格拉底、柏拉圖為代表的唯心派走意識流,持‘不可知論’,否定事物客觀存在;而亞里士多德卻走上了一條唯物派的路線,強調事物存在,可以被認識。
而先秦的諸多大能,同樣對認識的來源、可能性,人的認識能力等問題進行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