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清氣滿乾坤”,再一指,【太極神魔圖】幻化出來的天神與邪魔,就倒下了。
看到這一幕,兩腳分踏神魔圖陰陽二域的白衣少年道士,眉頭微擰。
“【乾坤指】,這可不是你寒山書院的神通,莫非你也身兼儒門數家文脈的傳承?”
旋即不等李往矣回應,白衣少年道士就搖了搖頭。
儒門各家文脈、流派之間的成見,有時候比其他百家宗旨間的隔閡還深,動不動就發起論戰,甚至直接以各自文脈、學說為勢力,進行大道之爭。
很多人認為,正是因為儒家內部流派甚多,文脈繁雜,彼此鬥爭不斷,儒門才會在壓制釋、道二教,成為無可辯駁的天下第一顯學之後,一直無法清除其他百家學說,一統經典,讓九洲獨尊儒術。
其實在上古時代終結之後,儒門內部許多大儒,是想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只是一直沒能成功。
一是有釋、道二教的掣肘。
二是以墨、法、兵、名、陰陽等幾家顯學為代表的其餘百家學說,雖不及儒門之盛,合在一起卻可與儒門爭鋒。
第三便是儒門的內鬥。
很多時候不用其他百家諸子摻和,儒門自己就先打起來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尋常的儒家弟子,是很難身兼多家文脈的,當然,不排除一些文脈、流派理念相近,彼此長輩又有舊誼,可讓門下弟子修習對方文脈的學說與神通。
只是這種情況比較少。
畢竟,儒門大宗師們都講究一個“道不同,不相為謀”。
彼此親近的,往往都是追崇同一個流派的,而理念相差懸殊的,也不會往一塊湊。
回到李往矣這裡。
李往矣出身寒山書院,位於北止戈洲,而他剛剛施展的神通,名為【乾坤指】,其開創者乃是東南清嘉洲的一位畫道聖人。
這位畫聖算是半個儒家聖賢,性情、理念與儒家某個流派極為接近,但畢竟是以畫證道,並非真正的儒家大能,不屬於任何文脈。
李往矣自然也就不可能成為他的衣缽傳人。
聽到白衣少年道士的話,李往矣卻是神情淡定,右手一旋,再次點出。
這一點,竟是同時暗含好幾位儒家聖賢的成名大神通,比起剛剛白衣少年道士一口氣打出十八地煞術,還要玄奧。
“這是【繼往聖指】?橫渠大聖人一脈的獨家神通?”
白衣少年道士十分驚異,李往矣這一招,乃是張子張橫渠聞名九洲的大神通,非關學弟子,無法習之。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繼往聖指】這一道大神通,就蘊含無數過往聖賢的神通術法,堪稱天下一絕,威力無與倫比。
更重要的是,關學大本營在中土神洲關中之地,不僅離寒山書院隔了一座大洲,二者之間的學說宗旨,還多有衝突。
李往矣這廝,是怎麼學得這【繼往聖指】的?
而且他一會兒施展畫道聖人的【乾坤指】,一會兒施展橫渠大聖人的【繼往聖指】,就是不施展自家寒山書院的神通,這是故意顯擺的?
見自己施展了好幾家道脈的神通,想要在博學方面,也不輸給自己?
心裡謾罵的同時,白衣少年道士趕緊催動【太極神魔圖】轉動,以陣圖本源道韻,磨滅【繼往聖指】爆發出來的數種過往聖人的大道術法。
這讓整座【太極神魔圖】差點崩潰,其中蘊含的神魔二氣,更是消耗一空。
白衣少年道士只能以重新注入無窮神魂之力,繼續維持【太極神魔圖】,並以神魔陰陽魚,分別各施展一道道門殺伐秘術,以陰陽兩域合圍之術,絞殺太極圖中心的李往矣。
李往矣見狀,卻微微一笑。
他剛才確實是故意的。
【乾坤指】乃是畫道聖人煮石公,雲遊北止戈洲,到訪寒山書院時,傳授給他的。
一併傳授的,還有繪畫之法。
當時山長不在,周、董、柳三位副山長,一起接待的煮石公,閒談之餘,先生周冷溪將他與謝家子一同招來,拜見煮石公。
後來以寒山之白雲、楓葉為禮,聘請煮石公為寒山書院客卿副山長,煮石公性子閒逸,沒有答應。
但又實在喜愛寒山上的飄渺白雲與滿山紅葉,便住了半個月,在這期間無有師徒之名,卻將生平許多本事,教給了李往矣和謝嘉樹。
為此李往矣和謝嘉樹兩人,偷偷開啟了山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