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1部分

這似乎也是張司令把我們派往阿富汗戰場的初衷……有句話叫“紙上得來終絕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如果是看報告或是從別人那學習戰鬥經驗什麼的,總是沒有親自跟蘇聯鬼子戰鬥過來得深刻,而且做為蘇聯鬼子的敵人……我們就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他們的戰術。

只不過讓人有些遺憾的是……在阿富汗戰場上蘇聯鬼子的表現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甚至可以說讓各參謀們都有些失望。

就像丁成東說的……“這蘇聯鬼子打得也不怎麼樣嘛,當兵的貪生怕死,坦克也不知道跟步兵協同,我看還沒越鬼子打得好!”

對於丁成東說的這一點各參謀們都深以為然,畢竟參謀們也都是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老兵,知道越鬼子打仗的那股子狠勁……只有少數幾個比如趙敬平覺得這只是因為蘇軍受阿富汗地形的影響,再加上蘇軍有史以來打的仗基本都是正規仗,沒有游擊戰的經驗所致。

趙敬平幾個人的觀點當然是對的。但我卻覺得還不完整……之所以蘇軍和越軍在許多參謀眼裡會覺得越軍更強……有相當一部份原因是中**隊一向講究“不怕犧牲、不怕吃苦”,越南因為是個窮國而且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再加上越軍受我軍影響很大……越南許多王牌部隊都是在抗美援越時期在中越邊境直接由中國訓練、裝備,之後才進入越南參戰的。於是越軍的戰鬥風格自然也有“不怕犧牲、不怕吃苦”的一面。

反之蘇軍……卻因為相當一部份是新兵。而且過慣了享受的生活,再加上蘇軍是在別的國家作戰……其心態和士氣自然是另一個角度。於是這表現與越軍就完全是兩回事了。

這也使得我們的阿富汗之行除了感受到蘇軍武器裝備的先進、強悍之外……在戰術上並沒有多少可以學習的地方,阿富汗的地形不適合大規模的裝甲部隊、炮兵部隊與步兵協同,再加上蘇軍對阿富汗的地形極度不適應……北極熊跑到酷熱、乾旱的沙漠地區去作戰,能適才怪。所以這方面沒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但有一點例外……那就是空中力量與步兵之間的協同。這也是蘇軍進攻希傑奧山谷常用的手段,尤其是直升機與步兵、傘兵的配合……要知道在此之前我軍都是以發展陸軍為主的,於是這些戰術就讓趙敬平等參謀們大開眼界,對這種戰術的學習和訓練也是勢在必行。

因為有以往的訓練經驗,這時候的趙敬平等人對傘降的訓練就駕輕就熟了……

首先是從我軍空降部隊調一批傘兵過來……當然,跟隨這批傘兵過來的還有幾個各方面都十分優秀的幹部。這批傘兵人數有一個連隊,領導他們的幹部是個營長。再加上幾個參謀。

這過程倒還費了一番波折……原因主要是來自空降部隊並沒有這個意願。

最初他們只答應給我們派幾個教練……趙敬平說不行,必須得派一個連……

趙敬平的要求當然是用道理的……這不是擺合成營的架子,而是以往的訓練經驗告訴我們,只有戰士們親自一對一的教這樣學習的速度才快。在這其中還會有許多實戰經驗會因為底層戰士的協同訓練而無意識的進行傳授,甚至有時候戰士們的那些小經驗比課本上所教的還重要……這些小經驗往往是又簡單又實用,所以尤為寶貴。

但是在空降部隊那邊聽著就不舒服了……你合成營了不起,學個跳傘還要咱們部隊派一個連過去一對一的教……

然而因為上級有命令……這對於空降部隊都是個要完成的任務,於是硬生生的就把這口氣給嚥了下去……一個連就一個連,反正空降部隊現在也沒什麼任務,閒著也是閒著。

於是很快就把一個連的名單給報了上來,準備隨時往基地送……

可是趙敬平看了看名單和資料,又說不行……名單裡官階最大的只有連長,官大官小本來不是問題,只要會優秀就可以……但連長沒有參謀,所以最後是派個營長再帶兩個參謀。

趙敬平這麼說也沒有問題……咱們這不只是訓練,訓練的同時參謀部還要與傘兵部隊的參謀進行交流,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制定訓練科目著手訓練,以達到在最短的時間裡形成戰鬥力甚至還有傘降戰術的學習和應用。

但空降部隊一聽就火了……娘滴,一個合成營的跳傘訓練就成了天大的事,派一個連隊的兵過去還嫌不夠,還獅子大開口的要營長要參謀!

於是各種不合作各種推託就出來了……

比如“這段時間空降部隊的訓練比較緊、任務比較重,一時派不出這麼多人手”,或者就是“正在挑人,咱們空降部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