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才那種情況,這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其它方法難免都會讓敵人發覺。

我更是知道,下次如果再碰到這種情況,不管我願不願意,也不管陳依依喜不喜歡,她還是要用這方法。

這就是戰場……在生存面前,其它的一切都要靠邊站!

正文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話說這陳依依還真是有兩手,或許也是因為她長時間呆在越軍軍中的原因,她甚至對越軍佈雷的習慣都有研究。( 看小說//

比如,越軍習慣於將哨兵分成幾層來佈置,具體分為幾層那就得看情況因地制宜了。這哨兵就有明哨、暗哨、移動哨等。各種哨兵都有自己的jǐng戒任務,或者是明、暗和移動互相有機配合。

而在這各層的哨兵之間……越軍就習慣於用地雷來阻隔。這樣就形成了地雷、哨兵、地雷、哨兵……這樣的jǐng戒網,在最近的幾層甚至還配上鐵絲網、a形工事等,用來防止敵軍被發現後發起強攻。

這一套jǐng戒方式可以說是讓我大開眼界,同時也對陳依依的本事有了更新一層的認識。

不是嗎?這越鬼子的地雷可不是開玩笑的,這一路走來要是沒有陳依依的話……我都不知道自已要死過多少回了。

也許有人會說咱們部隊不是有排雷器嗎?還怕越鬼子的地雷幹嘛?

排雷器的確是有的,而且還是摺疊式的,這種設計也許是因為考慮到與越軍作戰地雷出現的頻率很大,所以弄一個摺疊的可以讓普通步兵攜帶。

不過排雷器的另一個名字叫什麼來著?叫金屬探測器,顧名思義,這玩意就是隻能探測到金屬而不是地雷。

當然,如果你要說地雷都是鐵殼的那我也沒話說了……

事實是,這時候的地雷早就有那種金屬探測器探不出來的雷了,最典型的就是蘇聯支援給越南的“木殼雷”,這玩意外殼是木頭做的,一旦炸開除了炸藥本身的衝擊波外,那碎裂的木殼還會插得你滿身都是……所以我們也把這種雷叫做“刺蝟雷”,意思就是這要踩上了……就會讓你變成刺蝟!

這還不算可怕的,更可怕的還是越鬼子隨手整的小玩意:在草叢裡綁上個tnt塊,插上雷管再連著根頭髮絲那麼細的鐵線。你要是用探測器去探雷吧,一掃過那裡就“轟”的一聲……

然而這一切在陳依依眼裡卻變得有些微不足道了。我也不知道她用的是什麼方法,她總是能帶著我們避開那些地雷一層層的往裡走。有時我甚至都有些懷疑她是不是事先知道越鬼子的地雷分佈了。

後來我才知道,對於一個知道跟蹤的人來說這其實也不是件很難的事。越軍總要留一條自己人進出的路不是?也正因為地雷封鎖了陣地,所以這條路進出的人才十分頻繁,這也就造成了這條路的草會被踐踏得不一樣……於是對於陳依依來說,這只是小菜一碟。

在這路上唯一一次遇到危險的,倒還是因我對敵人的輕敵。

這人也許就是這樣吧,我在陳依依的帶領下一路順暢的走進了越軍的jǐng戒圈,於是心裡就想……越鬼子也就是這樣吧,沒什麼了不起的。

於是在看到有兩名越軍移動哨朝我們走近時,就忍不住手癢想和刀疤一起上去把這兩個傢伙做掉……不過還沒等我們動手卻被陳依依給攔下了。

正在我和刀疤奇怪的時候,後頭又走來了兩名移動哨……“靠”原來這還是越鬼子搞的小把戲,剛才我們要是動手的話,只怕正好就被隨後而來的兩名越軍給撞個正著。

從這一點來說,越軍無論是在哨兵的安排上還是佈置上,都要比我軍嚴密得多。也難怪越鬼子老是可以用滲透戰來把我們搞得雞飛狗跳的不得安寧,只怕在他們眼裡……我們的那些明、暗哨兵只是個稻草人吧。

最後終於在半個多小時後穿過了越軍jǐng戒圈,我看看錶不由皺了皺眉頭:指標已經指到了兩點多,如果以這個速度……我們根本就沒法在天亮之前完成任務趕回239高地。

“咕咕……”前面傳來幾聲有規律的鳥叫聲,這是陳依依跟我約定的暗號,這是叫我上去看情況呢。

提著槍貓腰在草叢中潛行了一陣子就來到陳依依的身邊,順著她的眼神往草叢外一看,不由愣住了:前面的確是越鬼子的炮兵陣地沒錯,大約有三十幾門的加農炮,十幾門大口徑的迫擊炮,還有十幾輛裝滿了炮彈的汽車……全都停在三角山中間的空地裡。

咱們好像是找到目的地了,可是……我粗略的估計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