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蔣抗日。否則,將羞見祖宗於地下。

蕭振瀛越說越傷心,越說越委屈,眼淚又落了下來。

底下諸將,有的是被蕭振瀛的話所打動,有的則是從兄弟情分上同情蕭振瀛,意見開始都傾向於蕭的一邊。但他們又不能公開駁宋哲元的面子,於是也只好跟著哭起來。

一時間,偌大一間會議室,幾乎變成了幼稚園。大男人們一個個返老還童,哭哭啼啼。

會開不下去了。宋哲元的眉頭皺成一堆:行了行了,都別哭了,這件事改天再說吧。

實際上,他很清楚,由自己出頭,“反蔣自雄”、“武力統一”就此泡湯了。

因為蕭振瀛,“華北自治”高潮剛剛掀起,就落了一半。

松室心裡糾結得要命,眼看大計將成,沒想到姓蕭的會從中作梗,活生生地就把好事給攪黃了。

看來這個蕭振瀛確實是帝國在華北利益的死敵,不把他趕走,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好在蕭宋之間已經產生了裂縫,剩下的就是再添兩把火。

松室要由離間蕭宋,發展到借宋驅蕭。

在他的暗中運作下,有關於蕭振瀛的謠言一時間鋪天蓋地。

宋哲元聽到的是:別看你貴為委員長,其實外面只知有蕭,不知有宋。千萬當心大權旁落啊,要知道這個姓蕭的靠著有蔣介石做後臺,野心可大得很,將來恐不可制。

能拿出來作為佐證的一個事例就是:蕭振瀛在29軍,不光和師長拜把兄弟,連一般旅長他都要結納。

其實蕭振瀛本來就以善打交道出名,這也是他的長項,先前宋哲元並不以為意,甚至認為這是幫自己鞏固軍心的一個辦法。

然而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在宋哲元看來,蕭振瀛無疑是處心積慮在抓軍權——如果29軍的將領盡被他姓蕭的收為兄弟,那這支軍隊就真的要跟著他走了。

流言亦可殺人,就這麼貌似簡單的一句話,已經把蕭振瀛推到懸崖邊上去了。

還有呢。

有人又給宋哲元送上私房話:蕭振瀛給他老孃做壽,比你老人家為母做壽的規格還高,排場大得很。這還有沒有一點為臣之心,他究竟想幹什麼?

宋哲元對蕭振瀛的看法和成見越來越深,儘快解決這位“潛在之敵”的心情也越來越迫切。

但是,他一直下不了手。

不光是兄弟感情,還有實利使然。

在29軍的八兄弟之中,蕭振瀛其實並無軍權,說穿了,他就靠一張嘴皮子吃飯。真正能讓宋哲元感到威脅的,尚另有其人——曾經的“二頭兒”張自忠。

29軍未建立之前,張自忠的實力就比宋哲元強,在此之後,前者也牢牢地掌握著部隊,而他的那個師又稱得上是29軍中最強悍的一個師。

靠拿槍起家的人,最怕的還是拿槍的。宋哲元不是沒有想過辦法,他想的辦法就是拉劉汝明。

可是劉汝明在老西北軍中的資歷,幾與宋哲元相當,而且他和秦德純一樣,原本都不屬於“八兄弟”,是中原大戰後被逼急了沒辦法,才臨時投到宋哲元下面來的。

在29軍,劉汝明開始還夾著一點尾巴,後來成為師長,在長城羅文峪一戰成名後,便明顯有些倚老賣老。儘管宋哲元平時有意識地對之進行偏袒和拉攏,但劉汝明仍時有不服從其調遣的情況發生,你要靠他去阻擋張自忠的強勢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兩次商議“從眾反蔣”,張自忠雖未明說,但他跟著蕭振瀛“大哭”,毫無疑義就是一種宣示。這也是宋哲元最終只能選擇放棄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鍵還是看張自忠的態度。

張自忠本來是站在蕭振瀛這一邊的,不過一件事情使他改變了看法,終於站到了蕭振瀛的對立面。

當然還是因為利益。

早在晉東練兵的時候,為了不使底下的帶兵之將產生糾紛,蕭振瀛徵得宋哲元的同意,對四個帶兵之將如何“分果果”有過約定,那就是各師編制得按順序“排座”。

今後不管是誰,也不管他的功勞有多大,都得按“張馮趙劉”依次來,從大到小,誰也不許插隊。

開始因為總的家底不厚,就算多也多不出多少,四人對此都沒什麼異議。可是到北平後就不一樣了,要說多,那就不是多出一點點,立刻會造成彼此實力的很大差距,這樣就沒人肯讓了。

張自忠每次都要“多”,編制要多,兵員也要多,“馮趙劉”自然很不開心。

他們自己不願意做這個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