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王庚前世,蘇軍以1930年投產的m189130莫辛納甘步槍為基型槍,將拉機柄加長並由直形改成向下彎曲的形狀,在槍的左側安裝瞄具座。30年代中期,將機匣外形改成了圓形,使安裝瞄具座更加結實。
瞄準鏡的放大倍率為4倍,物鏡直徑30毫米。配用pe型4x瞄準鏡俄文Пe,其實是德國蔡司的仿製品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重千克,而配用結構較簡單、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pu俄文Пy型瞄準鏡時,全槍重千克。電影《兵臨城下》中主角瓦西里使用的就是“莫辛納甘”m189130狙擊步槍。
而同樣在王庚前世,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特等功臣張桃芳曾使用這種步槍,以442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下了志願軍冷槍殺敵的單人最高戰績。而且張同學當初用的那支槍,乃是1944年生產的m189130莫辛納甘步槍,還不帶光學瞄準鏡。
這會兒還是不知哪個時空裡的1918年,草創中的蘇俄紅軍手裡最新型號的莫辛納甘步槍也不過是m1891哥薩克和龍騎兵步槍這兩種騎步槍,都是配發給騎馬部隊使用的:哥薩克步槍配發給騎兵使用;而龍騎兵步槍則配發給馬上步兵使用平時騎馬機動,作戰時下馬射擊兩者的差別並不大:龍騎兵步槍標尺周圍有護木保護,並配有刺刀;而哥薩克步槍沒有刺刀,在彈膛部位有的銘文俄語ka3akn?哥薩克的縮寫為了追求射程,圖哈切夫斯基挑出來的這些神槍手們不但原來的步兵,就是騎兵裡的神槍手也換回了m1891步兵步槍,幾乎所有的從步兵步槍改短後而來的騎步槍因為槍管短,初速和射程都略遜於步兵步槍。
蘇俄紅軍這支莫辛納甘步槍使用機械瞄準具的有效戰鬥距離是400米,而如果能加裝光學瞄準鏡的話,有效射程將達到800米。當然,不排除像張桃芳同學這樣的牛人,僅僅使用莫辛納甘步槍的機械瞄準具就能幹掉600800米距離內的敵人。
作為聯軍中國第一裝甲師混成騎兵旅騎兵營的狙擊手們,裝備的是加裝了4倍光學瞄準鏡的m1伽蘭德狙擊步槍,有效射程同樣是800米,但是別忘了伽蘭德步槍是世界第一種半自動步槍,只拉一次槍栓子彈上膛,就能一發一發的連續射擊八次而不用再拉槍栓,從火力持續性和二次射擊的反應來說遠勝於手動步槍。
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的子彈初速高達853米秒,比莫辛納甘615米秒的速度要快的多,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使用機械瞄準具的有效射程為457米,要說比射程其實m1伽蘭德比m1903春田步槍要弱一些,聯軍中中**隊的春田式步槍使用機械瞄準具的有效射程為550米,但是伽蘭德作為半自動步槍的火力持續性優勢使得這支槍超越了春田狙擊步槍而成為聯軍狙擊手的標準裝備。
在你死我活的精確射擊狙擊戰場上,沒有多少狙擊手有機會在敵人的槍口下拉動槍栓頂上第二發子彈,這方面m1伽蘭德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
李富貴騎兵營的五個連,除了烏拉爾騎兵第三師的那個連因為還是俄國部隊所以沒有配備專業狙擊手,其他四個中國騎兵連一共配了12個狙擊小組,24名正副射手,使用的清一色是m1伽蘭德半自動狙擊步槍。
在今天早上恰巴耶夫那個下了馬的騎兵團第一次進攻中,李富貴沒讓更多的狙擊手上陣,只是一連的三個狙擊組隱蔽在二線陣地上像打鳥一樣定點清除那些揮舞著****衝鋒的蘇俄紅軍政委們,要識別他們很容易,一是幾乎每個人的軍服要更新一點顏色深一點,二是幾乎人人揹著個皮質的公文包,三是這幫政委們在進攻時更多的時候是衝著身邊自己的紅軍戰士在揮舞和謾罵。
因為恰巴耶夫早上進攻的那個團最後幾乎是折損了一大半,所以狙擊手們的威力被慘烈的戰況所掩蔽了起來,事實上,一連三個狙擊組,每個小組擊斃的敵人都至少在三十名以上,但蘇俄紅軍早上這一戰戰死在陣地前的足足超過1200人,區區90多人死於對方狙擊手的精確射擊這根本不引人注目。
眼下見對方派上了神槍手作戰,李富貴大手一揮,下令全營12個狙擊小組進入陣地,準備好好的給對方上一課,要知道對只使用機械瞄準具射擊來說,150米能命中目標就是一個好的射手,200米之外能打中目標已經可以算是神槍手,300米的距離那絕對是萬里挑一的特等射手,要知道超過200米的距離之外,一個趴在地上的人的腦袋,在這邊射手的視野裡甚至比你步槍上的準星還小。
騎兵營的狙擊手們抖擻精神,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