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4部分

上聯軍偵察機的眼睛裡,對面的日本第3師團可是有2個炮兵聯隊在陣地上虎視眈眈的……

第七百八十二章 (二)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在德國少將看來,如果要挪動炮兵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那麼對北面聯軍的炮擊第一目標也應該是樹林後頭疑似的日軍炮兵陣地,而不是那2座浮橋,事實上,一旦哈爾科夫城內的重炮準備豁出去開火的話,把大炮挪到東門附近是完全可以封鎖距離東門不到5公里的哈爾科夫森林內那個林中大路和三岔路口的……

哈爾科夫舊城要塞的東面城牆距離哈爾科夫河的距離在5、600米,然後是150米250米寬的哈爾科夫河,對岸則是5、600米的河灘,接著是高聳落差超過十米的河岸,進入森林後沿著大路往東2公里是三岔路口,聯軍的後勤輜重車隊就是從三岔路口的北面蜿蜒而來,至於和三個烏克蘭主力師大打出手的森林戰場,則距離三岔路口約十二公里,雙方的炮兵陣地之間的距離在7到8公里之間。…

擺在德國少將面前的難題在於,聯軍航空隊的空中威脅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城內只剩下1個75mm克虜伯野炮營和2個150mm重型野戰榴炮連的遠端炮兵火力,用來躲在南城區防守,為本方陣地前沿1公里的範圍提供火力支援是寡不敵眾下本方炮兵的最好選擇,如果貪圖給聯軍炮兵造成重大傷亡而把炮兵前移到北城區……

那麼就又回到雙方炮兵對決的老路……如果說日本炮兵已經先敵開火暴露了目標陣地的話,那麼孤注一擲後發制人撈對方一把或許還值得試試,現在城北的日軍炮兵聯隊一個上午都沒有發一炮,這種情況下,只能判斷為對方也學乖巧了,知道守株待兔以逸待勞,或者說,對方的炮兵攻擊目標不是自己守衛在第一線陣地的步兵,而是埋伏在城裡一個上午都沒有開火的炮兵……

“佩特留拉閣下,目前就炮兵而言是敵強我弱,城北5公里以外不知什麼地方至少埋伏著2個日軍炮兵聯隊的大炮在嚴陣以待,這一點您不會否認吧?就算聯軍航空隊的轟炸機群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再次出現在哈爾科夫上空……我們把重炮調到北城區要塞城牆後面轟擊對方那個7公里之外的浮橋的話,您認為日本炮兵會袖手旁觀讓我們放手施為麼?”

馮。諾伊豪斯眼神銳利的盯著眼前的烏克蘭總理問道,西蒙。佩特留拉聞言一窒,喃喃的道,“少將閣下,這打仗光前怕狼後怕虎怎麼行,我看我們用3次齊射把對方的浮橋炸垮後立即轉移炮兵陣地,日本人的炮兵又不能未卜先知知道我們的陣地,等我們打響後對方測算道和調整炮位的功夫,我們已經沿著街道把大炮拖走了……對方就是逆襲回來也炸不著我們!不過我們得用德軍重炮,75mm野炮的威力太小要炸斷7公里外的浮橋我看難度有點大……”

誰說西蒙。佩特留拉這個烏克蘭老游擊隊長出身的總理兼總司令不學術,這廝現在出動的點子都是福至心靈很有點說服力的架勢,不過德國少將並沒有被他說動,而是冷靜的反駁道,“總理閣下,敵人的大炮是沒法佔領陣地和要塞的,最後上來進攻的還是步兵,在目前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們數量有限的大炮只能用於殲滅和壓制敵人攻上來的步兵大隊,而不是隔著最遠射程和對方超過我們幾倍的炮兵比誰的威力大射擊準確……至於哈爾科夫河上的浮橋……

留著浮橋才能減輕我們北部防線的壓力,才能給聯軍指揮官帶來一絲幻想,如果對方那個武藤旅團在哈爾科夫森林失敗了……您認為對方會就此罷休麼?他們一定會在城北發起全線進攻,到時候我們是否能守住可真就是兩說了!”

德國少將一番話看上去同樣理由充分,西蒙。佩特留拉聽著有點失去了計較,撓著腦袋嘟囔道,“可是,總不能坐視東面的武藤旅團獲得藥的補充和支援,以少打多依靠炮火的優勢把我們三個主力師給擊潰吧……那樣您的反擊計劃可就少了最重要的一環……光靠城裡的志願者師的兵力怎麼配合您的反擊部隊吃掉對方迂迴部隊?”

“總司令閣下,武藤旅團不過是聯軍的一支迂迴部隊,論兵力和炮火強度這會兒壓在城北的聯軍主力至少是武藤旅團的23倍,我相信敵人重點攻擊的突破口依然是北城防線而不是東城,東面敵人迂迴過來只是為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而且哈爾科夫舊城要塞的東城牆完好損,不像北城牆,由於火車和公路的透過,北城牆事實上被分割成幾段而且不再是完整的要塞城牆,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在要塞北城之外建立了堅固的塹壕式防線的原因。”

馮。諾伊豪斯的語氣很堅定,這時候他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