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個第五個新兵補充旅則編回到蔣方震的第十三師和張作相的第十七師中去。

王廷楨的第七師攻克伯力同樣功不可沒,打先鋒的過之綱旅,加上王庚從奉天督軍李濟深的第六師中調出了第十七混成旅孫連仲部,加上綏芬河那個從吉林北上的混成旅,組成了參戰軍第十九師,師長過之綱,第十九師駐防在海蘭泡,過之綱同時兼任海蘭泡軍分割槽。

南苑的第六個補充旅則補齊了奉天李濟深第六師的編制。

而2月底從吉林北上的另一個混成旅則補回了王廷楨的第七師編制,王廷楨的第七師則回駐哈爾濱,張作相的第十七師則駐防伯力,張作相同時兼任遠東軍區司令,下轄海蘭泡軍分割槽和濱海軍分割槽。

遠東軍區的這三個師則編組成為參戰軍第二集團軍,這是參戰軍編制上的一個重大突破,事實上,王庚已經在為日後和西邊的大戰做準備,張作相則成為第二集團軍的首任司令兼遠東軍區司令,同時以姜登選接任自己的第十七師師長。

第二集團軍轄姜登選第十七、張之江第十八和過之綱第十九師,雖然編制排名為第二集團軍,倒是參戰軍中第一個編成的集團軍。

張作霖這參戰軍的參謀長則樂的合不攏嘴,顯然在新北洋中奉系後來居上離不開王庚的傾力扶持,居然讓自家盟兄弟魚躍龍門三個月進三大步,自此老張和張作相這對盟兄弟成為王庚最忠實的擁護和追隨者之一。

在東線的西路軍李鳴鐘部,則同樣迎來了一次擴編,王庚以駐滿洲里的從熱河北上的混成旅、加熊式輝部、再加從南苑北上的一個新兵補充旅,組成了參戰軍第二十師,以熊式輝為第二十師師長兼尼布楚軍分割槽司令,駐防尼布楚軍分割槽。

同時調了南苑一個新兵旅補充李鳴鐘第九師,李鳴鐘兼赤塔軍分割槽司令,率第九師駐防赤塔。

而原第三師吳佩孚部,則駐防烏蘭烏德,同時成立參戰軍第三集團軍,以吳佩孚為司令,兼貝加爾湖軍區司令,第三師的師長則由第八旅旅長張維璽接任。第三師和軍區駐烏蘭烏德。

貝加爾湖軍區轄赤塔軍分割槽、尼布楚軍分割槽,第三集團軍則轄參戰軍張維璽第三師、李鳴鐘第九師和熊式輝第二十師。

至於三個伊爾庫茨邊疆區、貝加爾湖邊疆區和遠東邊疆區的民政事務,暫時由北方聯邦自治區下屬的各大軍區實行軍政合一的軍事化管理而代替,至於什麼時候開始軍政分開,要等8月議會選舉結束並透過修改後的憲法後,再另行安排。

事實上,參戰軍的集團軍和軍區一套班子兩個招牌的目的,是為今後軍區負責後勤和地方武裝,野戰集團軍負責國防軍事行動和戰爭做準備,至於督軍的稱謂,早晚會被扔到歷史的垃圾桶裡去。

在王庚和段祺瑞、徐樹錚商量過的未來體制中,軍隊將漸漸脫離民政,各省的民政將由中央任命的省長以及他組建的省政府來管理,而選舉產生的省議會將起到省內立法和監督的職能,再往後,等民主制度健全了,省長也將由選舉產生,當然,此時一切還遠。

此時參戰軍在整個北方聯邦自治區內,一共駐有兩個集團軍加一個裝甲師,一共七個整編師二十一萬人的兵力。與此同時,泰克特、圖倫、伊爾庫茨克、烏蘭烏德、希洛克、赤塔、尼布楚、莫戈恰、斯科沃羅季諾、海蘭泡、伯力、海參崴的野戰機場也在迅速建設中。

這些機場差不多每隔三百公里一個,這使得整個中國北方聯邦自治區除了地面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和公路網連線之外,空中也編織起了一張巨大的網。

對西伯利亞和遠東如此廣袤的大地,依靠參戰軍航空隊dh4偵察轟炸機進行空中巡邏和勘測繪圖成為必不可少而且事半功倍的手段,甚至可以直接用來追蹤蘇俄游擊隊的蹤跡並從空中進行掃射和轟炸,戰果還相當輝煌,人馬跑的再快又怎麼跟飛機比,尤其是在茫茫的雪原上的時候。

同樣是在三月底,除了三個新的步兵整編師、一個嶄新的裝甲師編組成立的同時,在中國內地掀起了一股奔赴新收復的中國北方聯邦自治區墾荒、淘金和移民的**。

三年免田賦,墾荒的土地耕種五年即歸個人所有,每個人限自耕土地不超過四十畝,超過人均四十畝的土地由政府贖買,土地贖買的價格一半用現金支付,一半用政府新發行的民國七年北方開發債券支付,這是北方聯邦自治區的基本土地管理辦法。

以上土地條例試行的範圍除了北方聯邦自治區的三個邊疆區之外,還擴充套件到外蒙、綏遠、察哈爾、熱河、吉林和黑龍江。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