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認為《神鵰俠侶》如果真的好,江夏為什麼沒去參演?江夏親自改編參演導演的陸小鳳,肯定會更好看,簡直是毋庸置疑的。
兩派之間實力對比很明顯,更多的人看好陸小鳳系列,看好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江夏參與程度。
都是江夏的作品改編,江夏本人參與的,自然會比沒參與的更好。
由於播出時間接近,兩部又都是武俠劇,還都是江夏的作品,媒體們稱之為“左右手的戰鬥”。可哪怕是媒體,也不認為江夏潛心拍了一年的陸小鳳會輸給神鵰,但為了噱頭,只能這麼喊出來,吸引關注度。
江夏看到報道,只評價了兩個字:無聊。
他也只能這麼評價,因為媒體的這個話題導向,確實是很無聊。看上去播出時間接近,會有競爭,實際上一丁點的競爭都不存在。播出時間根本不一樣,一個是央視一個是衛視,收視率都不算在一起,一個是電影,一個是電視劇,怎麼能混為一談?
江夏覺著無聊,媒體們卻樂此不疲,繼續鼓吹著江夏的左右手之戰。
陸小鳳沒有神鵰那麼充分的宣傳,就靠著媒體這麼大肆宣傳之下,陸小鳳莫名其妙地就有了很大的期待感。
本來就是電影頻道的高收視時間段,又有了媒體的幫忙,陸小鳳的首播,迎來了極多的觀眾。沒看過原著的,好奇著來看,看過原著的,想看看江夏怎麼給改成了十部,到底哪多出來三個故事。
江夏沒守在電視前看第一部陸小鳳,他等著看自己出場的那一部,也就是電影正序第三部,需要等三天才能看到。
他在電影播出的時候,正在打字,寫小說。
在經過一整天的糾結之後,江夏首先確定了寫哪一部武俠小說。畢竟二選一的選擇題,要比n選一的選擇題好做的多。
江夏選擇的是“小李飛刀”系列,把盜帥楚留香往後順延了一下,例無虛發的小李飛刀更能體現古龍小說的武功特點,而且楚留香系列跟陸小鳳系列有點相似,江夏決定先把“小李飛刀”系列寫出來。
“小李飛刀”系列的第一部,是《多情劍客無情劍》,也就是真正能以“小李飛刀”命名的一部。“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的小李探花,是真正把“小李飛刀”這一招賦予魔力的人。
“小李飛刀”系列後續有《邊城浪子》、《九月鷹飛》、《天涯,明月,刀》、《飛刀,又見飛刀》五部,還有兩部代筆的《邊城刀聲》和《圓月彎刀》。算起來比陸小鳳系列還多一部,足足有八部。
江夏不準備把兩部代筆的也寫出來,他只准備把古龍的六部原版寫出來。
現在當緊的是先寫第一部《多情劍客無情劍》,畢竟答應了星星,在八月份的時候,把武俠小說的書稿給他。網路小說那塊,還能拖兩天,先集中時間,把這塊寫完。
江夏是比較喜歡《小李飛刀》這部電視劇的,當初他還年幼,就因為看了這部電視劇,跟著一群年齡差不多大的小夥伴,在學校門口,很心疼的花了五毛錢買了一把塑膠做的小李飛刀,互相丟著玩,玩的不亦樂乎。
焦恩俊扮演的角色,江夏只能記住兩個,第一個就是李尋歡,第二個是二郎神。
在江夏的印象中,沒有第二個人挑戰過李尋歡這個角色,提到李尋歡,第一反應就是焦恩俊,實在是他塑造的太經典,也太令人印象深刻。
對於後“小李飛刀”系列的後幾部,江夏反而對小說更熟悉,他沒怎麼看過電視劇。
全身心的投入去打字,江夏的打字速度飛快,而在看完“陸小鳳前傳”之後,網上突然就有點炸鍋了。
原著黨們有點受不了江夏對陸小鳳的改編,在“陸小鳳前傳”裡,幾乎就把整個陸小鳳系列中的人物關係給整亂了。
“這不是陸小鳳,這是另外一部小說。”
“江夏在搞什麼鬼?我不承認這是陸小鳳改編的。”
“陸小鳳不是跟朱停光著屁股長大的麼?怎麼這裡面卻是首次見面?”
“你怎麼不說花滿樓跟陸小鳳也是發小呢?”
“我怎麼沒看到西門吹雪?司空摘星倒是先出來了,老實和尚呢?”
“項英,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陸小鳳有一顆想成名的心?他不是最怕麻煩的嗎?”
“與其項英,不如鞏杉工作室問問江夏,他在想什麼。”
……
江夏當然不會理會網上的這些輿論,項英卻不得不理會,畢竟他是扮演的陸小鳳,陸小鳳的熱度現在起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