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部分

集團軍奪取了錦州,若沒有蘇聯遠東方面軍的參戰。全靠赤sè黨兩大軍區對付rì本陸軍當中實力最強的關東軍,也還是太過勉強。因此雙方雖然有些小小的不快,但大體上還能夠繼續jīng誠合作。當然,這也因為現在的蘇軍還未像歷史上二戰後期那樣因為損失太大而什麼人都往部隊裡塞、導致軍紀大幅下滑。更有仍在進行中的大清洗的巨大威懾(二戰末期蘇軍進入東北的時候大清洗早已結束,但因為違反軍紀而被槍決的蘇軍官兵依然多達一千餘人,如果在大清洗時期)。因此普遍還算規矩,擾民的事件不多,否則以高原的脾氣,難免不會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

此外,歷史上蘇聯百萬紅軍橫掃關東軍之後將東北大部分的工業裝置和不少錢財物資都以“rì偽資產”為由捲回蘇聯或者乾脆直接破壞掉,以免將來中國萬一倒向西方與蘇聯敵對(當時蘇聯並不看好赤sè黨),有了更強工業實力而對蘇聯構成更大的威脅。結果給中國造成了超過15億美元(考慮到二戰期間各國的通貨膨脹率都不算低,大概約合1939年的10億美元左右。)的巨大經濟損失。

但在這個時空,因為抗聯不像歷史上那樣弱小到僅能給蘇軍帶路,而是不容小覷的強大軍事力量,蘇聯人自然不敢再這麼亂來。更重要的是。歷史上蘇聯以為將會統一中國的是老蔣,因此才擔心中國會倒向西方與蘇聯為敵,而在這個時空,斯大林反而倒要擔心老蔣撐不住。雖然在雖然是喬治亞人、卻反而是一個大俄羅斯主義者的斯大林眼裡,即便是兄弟政黨,統一中國後也可能對蘇聯構成威脅,但這些話卻只能放在肚子裡說不出口,畢竟現在國際共運的主流思想還是國際主義,若是他這位國際共運的領袖公然說出心裡話,不但會無謂地將中蘇兩黨兩國的矛盾公開化,更會令國際共運出現嚴重的思想混亂,甚至蘇聯國內也會出現問題,要知道當年號召力比他還大的那位托洛茨基可還沒死呢。再說,哈爾濱的rì軍是向抗聯投降,蘇軍有什麼理由進城接收敵產?而且話說回來,與歷史上遭到二戰嚴重破壞、國內百廢待興的蘇聯不同,在眼下國勢蒸蒸rì上的蘇聯人眼裡,rì本人落後的機器裝置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尤其哈爾濱所謂的工業發達也只是在相對落後北滿才顯得突出,放到南滿的話連前5都排不進呢,蘇軍又何必為了這點微末的利益而被人笑話是土包子呢?

不過對於窮了多年的抗聯將士們來說,哈爾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工業城市了,而且因為rì軍是主動投降,因此城市設施與工廠機器都儲存得較為完好,據北滿兵工廠的某位關內來的工程師估計,如果加以適當的改造,其中相當一部分工業裝置都可以轉而用於生產軍火或者軍火所需原材料的生產,完成後東北軍區的軍火生產能力將至少激增到現在的5倍以上,到時候如何抗聯還像現在這樣以輕步兵為主的話,只要兵員足夠,百萬大軍都能維持

就在抗聯上下興高采烈的時候,rì本國內卻是一片哀鴻,損兵折將、棄城失地也就罷了,更令他們心寒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列強發現rì本竟然如此不中用之後,頓時就不想再向其提供多大支援了。美國人雖然有錢,那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眼看rì本人非但沒能給蘇軍造成多大損失,反而一次次慷慨地送戰績、送繳獲,他們如果還繼續資助rì本,那不是腦子有病嗎?

注1:胡衛東的rì本戰俘評估報告中,將價值高、易改造的rì軍戰俘列為上等,價值高、難改造的為中等,價值低、易改造的為下等,價值又低、又頑固不化的是垃圾,沒那個閒工夫慢慢改造,他們唯一的價值就是拿來殺雞儆猴(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六章 渡江戰役(上)

發現rì本不堪重任之後,美英法三國很快就又將希望重新寄託在了小鬍子身上,他們為了誘使德國對蘇開戰,不惜將捷克徹底出賣,小鬍子沒費半點氣力就完全吞併了捷克這個工業化程度可以排進世界前三的先進工業國,德國的工業總產值也終於艱難地反超了蘇聯成為世界第二。但即便如此,小鬍子依然不想為西方火中取栗而獨自去挑戰蘇聯這個龐然大物。面對實力較前更強的德國,沒了討債這個義正辭嚴的理由後,美國一時間反而更加拿它沒有辦法了,話說世界強國耍無賴真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而這段時間內,被西方拋棄了的rì本也已經意識到給人家當炮灰的愚蠢,又自知光靠自己決計無法對抗兩大強敵,決定採取先穩住一個、再集中力量對付另一個的策略。除非rì本放棄自甲午戰爭以來強佔的所有中國領土,否則中rì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