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不錯,但實戰經驗遠不如88師的老兵。)。
八十八師崩潰後,胡衛東立即命令炮兵集中轟擊湯恩伯的八十九師,並在毛澤覃的反覆要求下,派其帶特務團迂迴到八十九師的側後進行包抄。結果這段時間一直被幸運女神垂青的dú lì師炮兵再次立下奇功,湯恩伯親赴前線督戰,卻剛巧遭到了dú lì師野炮群的火力覆蓋,頓時灰飛煙滅(河南人民發來賀電)。。。。。。
八十九師是湯恩伯的起家部隊,湯恩伯的死對他們的打擊不可謂不大,加之毛澤覃的特務團又突然出現在他們的側翼發起猛攻,令全師上下頓時失去了鬥志,剩餘的九千多人全部棄械投降。聞聽兩師的敗訊,此時還未加入戰場的**第四師頓時落荒而逃,武器彈藥丟了一路,倒是有效地阻滯了dú lì師的追擊,而“幸運”地逃出生天。。。。。。
這一戰雖然贏了,但dú lì師的傷亡卻創了新高,戰鬥減員超過八千人,雖然部隊裡的傷兵大多能夠恢復過來,而且在戰俘中至少可以轉化出一萬多個“解放戰士”,但那畢竟都需要時間。而且,與損失相比,這次戰役暴露出來的幾個問題更是令胡衛東不敢等閒視之。。。。。。
第三十四章 紅十五軍
感謝書友highschool的慷慨打賞^_^
首先,是胡衛東本人的輕敵,只看到敵軍將領無能,卻低估了基層官兵素質對於軍隊戰鬥力的影響,若非88師的師長剛好在不久前由名將陳明仁換成了“飛將軍”孫元良、“湯司令”又剛好到前線督戰而死於紅軍炮火,此戰dú lì師甚至有大敗虧輸的可能。想到這些胡衛東不禁一陣後怕,為此他甚至放下師長的臉面,公開向全師進行檢討,誰知卻反倒因此在全師上下贏得了更高的威望。
其次,是dú lì師如今已經過於臃腫,除了戰鬥部隊七八萬人,還有三萬多技工、專家和三大學校的年輕學員,這些人都不是戰鬥人員,還得抽出軍隊保護,加之獲得汽車後dú lì師是不必擔心炮兵拖累行軍速度了,可部隊卻基本只能沿著公路前進,dú lì師因此失去了當初靈活多變的機動xìng,先手的優勢也因此大為削弱了。這兩個問題的暴露,也成為不久之後胡衛東放棄野炮和汽車、並大幅度jīng簡戰鬥部隊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起兵初期屢建奇功的特戰隊如今實力應該已經脫胎換骨才對,但實戰中卻越來越派不上用場,胡衛東知道這是由於戰鬥規模迅速增大所致,畢竟端掉一個團一個旅的指揮部還有可能,想派一小隊人馬就搞掉一個軍部,那就得要有逆天的運氣才行。而偵查的工作,訓練一支專門的偵察兵部隊就行了,培養成本比多用途的特種部隊低得多,至於破襲之類技術含量更低的敵後sāo擾工作,讓游擊隊去幹效費比更是高出特戰隊千萬倍。但特戰隊真的在大規模戰爭中沒用嗎?或者說是華而不實?基於感情因素,胡衛東始終不願承認,但現在的他也沒想到,正是因為他的堅持,令後來與之交戰的小鬼子們吃盡了苦頭。。。。。。
此役炮兵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戰後很多步兵都喊出了“炮兵萬歲”的口號,使得dú lì師重視火力的傳統變得更加根深蒂固,但其中也暗含隱憂。除了影響全師的機動xìng之外,由於兵工廠一直在隨軍行動,又缺乏一些必要的裝置,目前還無法生產75mm山野炮所用的合格炮彈,雖然在尋鄔縣繳獲甚多,但卻是用一顆少一顆。加之炮火猛烈就意味著繳獲減少,若非**第四師丟棄了不少彈藥,dú lì師這次戰役在彈藥、尤其是炮彈方面絕對是虧大了,武器被炸壞了兵工廠或許還可以修,但彈藥一炸掉就什麼都沒了。胡衛東現在總算是有些體會到歷史上人民軍隊的痛苦了,殲敵再多,若繳獲的武器彈藥比消耗的還多,那這一戰就和打輸了沒什麼兩樣。由此以後,dú lì師在提倡發揚火力的同時,也開始強調起節約彈藥的重要xìng,畢竟即使以後兵工廠什麼都能造了,那也都是錢啊,中國還很窮,各方面都需要錢,根本沒有奢侈浪費的資本。。。。。。
dú lì師再次殲滅和擊潰zhōng yāng軍三個師(連打湯恩伯之前的寧化戰役在內),對於老蔣是個極大的打擊,而顧祝同過於謹慎、遲遲沒有南下令他愈發不滿,他終於下了決心,讓劉峙接替顧祝同的職務,並總攬兩省剿匪重任,同時命令陳誠的十八軍離開贛西南,也參與圍剿dú lì師,而在福建方面,老蔣在重壓之下終於不再任人唯親,讓更具將才的衛立煌取代了蔣鼎文的位置,這樣一來他就認為萬無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