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所矇蔽的感覺,更加欲將其除之而後快。至於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已經無暇也無人深究了。我們可以把上述的一切當作笑料來解讀。但最為緊要的是,美國剷除薩達姆政權的理由充分了,而且不容有片刻的延誤。因為這一理由既冠冕堂皇,又“證據”鑿鑿,薩達姆看起來只有捱打的份了。至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就是開戰的實物證據究竟能否找到,這在白宮智囊們的眼裡已經是捨本逐末了。本來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自然就不重要了,先行控制伊拉克的油井才是最重要的。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石油·黑金(4)
伊拉克戰爭給全球社會帶來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且不說美國置各國反對的呼聲於不顧而執意開戰,為全世界的好戰分子樹立了“榜樣”,給本來就脆弱的國際政治生態環境平添了更多不穩定因素。僅就能源與資源而言,伊拉克戰爭更是挑起了全球各國在資源方面的新一輪攫取和爭奪,“伊朗核查”、“北極紛爭”等一系列國際爭端無不是上述問題的現實寫照。當國際社會最擅長施展平衡外交策略的國家……美國,為了石油資源竟甘冒成為眾矢之的的風險,連最起碼的溫情的姿態都不願擺弄時,資源的爭奪註定是*裸的。“資源為王”的理念想必早已在全球社會發酵,並滲透進所有旁觀者的腦海中了。
作為當今世界最顯要的資源,石油對國際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一直以來不曾停息,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沒有停息,反而有加深的趨向。許多重大事件、國際紛爭經常少不了石油的影子,如果牽扯到石油方面的爭奪,則事態發展往往以石油始,又以石油終。毫不誇張地說,石油已成為了國際上列強大國爭奪的重要目標,成為了國際金融博弈的重要工具、成為了全球地緣政治的重要焦點、成為了國際鬥爭的重要武器,成為了……
能源更替的規律使然
石油如此重要,以至於對石油的替代顯得困難重重。但正如人類社會歷史上擺脫了對薪柴、對煤炭的完全依賴一樣,人類不僅需要,而且一定能夠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這不依人類的意志為轉移,而是由能源更替的規律所左右。
能源更替的規律簡而言之就是:人類利用能源的過程從低品位能源向高品位能源,從低清潔能源向高畫質潔能源演進。
所謂能源品位的高低,是指某種能源其品質的優劣,衡量的主要標準是可比條件下其能量密度的大小。對於燃料,數值上一般以熱值大小表示。我們對此一般都會有感性認識,例如,煮沸一壺水,我們需要燒一堆木柴;而同樣的一壺水,煮沸它只要一小塊煤。或者,對於同樣的一堆木柴和一堆煤,前者只煮沸了一壺水,而後者可以煮沸十壺水,這就是我們對能源品質優劣的直接感受。這時,我們可以說木柴是低品位能源,煤是高品位能源。能源品位的高低當然是相對而言的,煤對於薪柴而言是高品位能源,但對於石油而言卻是低品位能源,因為就能量密度而言,石油要比煤高出很多。能量轉化過程中同樣也存在品位高低的問題,如通常條件下,電能可以轉化為熱能,而反過來熱能卻無法完全轉化為電能,轉化過程中熱能總會有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說電能是高品位能,熱能是低品位能。這兩者看起來有類比之處,但基本道理則有所不同,後文會詳加闡述。
所謂能源的清潔程度,如果僅就字面含義而理解成某種能源表觀上是否潔淨,那就謬之千里了。這裡的“清潔”指的是能源生產與利用過程中對外圍環境的影響程度,主旨是考察“碳排放”的大小。如果“碳排放”大,就說這種能源是低清潔能源,反之,如果“碳排放”小,就是清潔能源,如果是“零碳排放”,那就是高畫質潔能源。同樣,能源的清潔程度的高低是也相對而言的。
“碳排放”是什麼概念呢?這需要從人類能源利用的方式上說起。一直以來,人類開採能源加以利用的主要方式是燃燒,透過對燃燒這一化學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熱能直接利用或轉換以後利用,驅動人類社會文明向更復雜的形態發展。由於我們大規模開採利用的燃料中幾乎都含有碳元素,這包括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因此,在燃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大量產生以二氧化碳氣體為主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些氣體的排放是人類大規模利用上述燃料而帶來的必不可少的副產品,我們稱其為“碳排放”。現代科學已有力地證明,溫室氣體的過度排放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消減全球的碳排放也是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第一章 石油·黑金(5)
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