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哪裡哪裡,諸位坐,坐,不用客氣。”

葉開哈哈一笑,對這些人的第一印象倒是不錯,畢竟都是些愛國人士,以讀書人和士紳居多,於是趕忙伸手示意,請他們座下。

“有什麼事坐下慢慢談,諸位今日到良府來,想必定有所急,若在良弼能力範圍之內,必定竭力相助。”

望了望大堂裡的一干人等,葉開先聲奪人,嘴上雖然這麼講,但他們此行有什麼目的,葉開不用想都知道,不過,也不道破。

聽到葉開這番說辭,那些人才放鬆了些,臉上原本還緊張急迫的神色緩緩消失了,對他們來說,他們要拜訪的是朝廷高官,而他們等多算得上民間領袖,無品無級,見與不見,聽與不聽,可不是由著他們。

既然氣氛都已經鋪墊好了,請願團裡的一人首先發話,這種安排似乎也是事先商量好的。

“良公親民大義,毫無官僚戾色,果然於半年前所見,別無二致,在下佩服佩服。”

對方拱手作揖,葉開卻聽得稀裡糊塗,本年前?聽他的話好像半年前就認識自己,但他一時想不起來。

“閣下是?”葉開問。

“在下直隸省諮議員孫洪伊,良公護理天津之時,曾有一面之緣,當年良公以總督高位出席諮議局質詢會,開全國之先河,如此高風亮節,開明大義,時至今日,津人每每論起,無不為良公歎服。”

“過獎過獎,原來是孫議員。”

聽這話,葉開才有了點依稀的印象,雖然印象很模糊,但此人的名頭,葉開到聽說過,孫洪伊不僅是本次請願團的主要負責人,還是一位鐵桿立憲派,後來擔任了民國眾議員,還官任教育總長,內務總長等職,世稱“小孫”。

“恕在下直言,這次登門拜訪是想要大人代為上奏。”說著就掏出了一份請願書,遞給了葉開。

葉開倒沒有拒絕,他接過了請願書,仔細端詳了一會兒,問孫洪伊:“良某身為朝廷命官,百姓的父母官,代為上奏責無旁貸,這請願書我就收下了,不過敢問各位代表,這份請願書所奏何事?”

瞧見葉開點頭同意,座下的一幫人都面露喜色,前一陣的他們碰了不少壁,特別是載澤善耆溥倫等些皇族親貴更是閉門不見,拒之門外,弄得請願團無比尷尬,所以聽見葉開詢問,他們趕忙解釋道:“良公,如今各省代表雲集京城,各地紛紛呼應,所做之事就是為了一個目的,請求朝廷速開國會,立行憲政,以救國難!”

孫洪伊的一句“依舊國難”,現場的情緒明顯激憤起來,不少人開始紛紛發言。

“良大人,如今國家貧弱,列強又環伺周圍,視我大清如板上魚肉,日削月割,今日割臺灣,明日割遼東,等到後天,還不知要割掉哪兒,唯有國會才能救中國,晚一天則國,將不國矣!”

“良公,唯有今年開設國會,才能挽救國家於水火!”

“政府以****為鼎池,烹煮萬民,供列強以啖,良公!速開國會,方可解萬民於倒懸!”

“。。。。。。!”

大堂裡響聲雷動,震得空氣嗡嗡作響,就連四周伺候的下人也被這陣勢弄得一驚一乍。

聽著請願團慷慨激昂的論調,葉開卻不知不覺地蹙起了眉頭,如果換做他,生於清末,長於民族危亡之際,他也極有可能也成為這請願團的一份子,可是正因為他有著後世腦袋,現實,讓他看到更遠。

時光如果能跳轉到三年之後,或許能改變這些狂熱的腦袋,那時國會是開了,內閣是有了,總統制也建立起來了,可卻沒有一點點憲政的影子,只有一個孱弱的政府,專橫的元首,和億萬百姓依舊乾癟的肚皮。

從****到憲政民主,英國人的虛君之路走了四百年,法國從爆發大革命到第三共和國成立,歷經拿破崙稱帝,波旁王朝復辟,七月王朝,第二帝國復辟,整整走了快一百年,民主觀念才硬塞進了人心,西方的契約文明都尚且如此,更不要說一個深受兩千年****荼毒以血緣宗法為根基的超級帝國了,國民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文盲比例佔了總數的八成,立憲派卻妄想一朝改變,事實證明,這隻能是一顆吹的老大的肥皂泡。

在葉開看來預備立憲五十年都不夠,更別提短短九年了,但就是這區區九年,他們居然也忍不了,西方那套東西,中國人到底還只看了個表面熱鬧啊。

葉開的態度很堅決,先解決生存問題,再手把手教會民主,而這段過渡期裡,他們還需要學到最重要一課,那就是依法治國。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