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不言而喻。
望著黃土沉煙的浦東岸,葉開已經有了第一個構想。
一個新的城市,及金融,經濟,工業,造船,軍工,鋼鐵,於一體的新型城區,足以和對岸的租界肩並肩,乃至於後來居上。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不知怎的,葉開突然想起了這首詩,大概此情此景,和眼前的相似度有99%像吧。
當然,這一切,還需要等葉開拿穩江南的軍政大權後再說,要知道,他的身邊,可有無數雙眼睛等著自己,這些人,包括奕…劻,地方勢力,更有沾滿鮮血的光復會。。。
嗚~嗚~
渡輪響起了低沉的汽鳴聲,帶著身後的運兵船緩緩駛向碼頭。
“大帥,碼頭到了,可以下船了。”張嘯光稟報。
“嗯,告訴陸雙鳴,列隊,下船,在碼頭上集合。”
不一會兒,幾千人便整齊的站在了碼頭,岸上的工人,旅客,商販完全嚇傻了,他們什麼時候見過這種場面,有的大這膽靠近,有的則乾脆提著行李奔逃,現場更沒有任何本地官員迎接,故而也沒有清場不清場一說,因為此行完全是葉開臨時改變,直撲上海而來。
他人怎麼想,葉開自不會管這些。
“與良公相談甚歡,這一走竟還有些捨不得。”汪兆銘一身西裝穿戴整齊,手中拿著一個皮箱,裡面可還有葉開資助的50兩現銀。
“汪先生若不想走,可以到本官府上來,當高階幕僚,不過,你的孫先生一定捨不得。”說完,葉開哈哈笑道,汪兆銘也跟著大笑,上京刺殺鬧出的種種不愉快,也煙消雲散,這一路上,要不是良公提點,那怎麼也不回走到這般田地來,眼前的慷慨之人,的確是清廷官員中的異類。
“合作一事?”葉開低語。
“良公放心,見到孫總理,言合作第一,保平安第二。”
“哈哈,甚好。”
“租界碼頭離這裡不遠,那。。良公告辭!”
“汪先生慢走”
蹬蹬蹬幾步,汪兆銘便走遠了,想也是把葉開囑託的話記到了心裡。
“大帥,要不要派人跟著?”見人走遠,張嘯光見縫插針的湊了上來。
“不用,既然要合作,咱們總要拿出些誠意來。”
葉開微笑了一聲,轉身吩咐,“咱們該辦咱們的事了,走,去上海縣城!”(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
(第二更)
“什麼,兩廣總督親至?”
府衙內傳出一道高聲駭叫,說話之人僵在那裡,細汗蹭蹭往下掉,聽聞這個訊息,頓時眼前一黑,只覺得天昏地轉,連面前的衙役的面目都看不清了。
“你可看清了?真是那良弼良總督?”緩了幾口氣,此人才顫顫巍巍的說出話來,雖然極力保持莫須有的鎮定。
“大人,小的哪裡知道總督大人長什麼樣,來人是個穿著軍服的年輕漢子,騎著一匹快馬,說總督大人馬上就到,還叫大人備好衛隊駐紮的營地,小的一開始還不信,可遠遠望去,滿眼都是扛槍的大兵,只怕有千餘人不止!”
“千餘人?”說話之人又是緊張地一喝。
“他。。現在人在哪兒?”
衙役不用問也知道,大人問的是突然而至的總督,答案就在嘴邊,“小的來的已經走到了埠口,這會兒大概到了城門口了。”
一聽這話,該官員的腦袋一沉,後背汗流如急,才三五瞬的時間,官袍都被打溼了。
此人名叫蔡乃煌,官為蘇松太道道臺,也喚作上海道臺,乃是本地的父母官,原本來說,總督級別的督撫大員突然視察,對哪個官員來說都是件倉猝不及的事,卻怎麼不至於像他這般緊張到渾身冒汗,走不動路,箇中緣由,外人也許不知,但他自己卻心知肚明,手頭正纏上了一件了不得的彌天大事,是無論如何也見不得人。
“蔡兄,蔡兄。”見蔡乃煌默然無語,坐在他身旁的一人急忙站起身來,面露焦急之色,這臉色比前者還難看上三分了,“蔡兄,這個時候,總督突然而至,該不會是走漏什麼風聲了吧?”
蔡乃煌手指揉著腦門,卻怎麼也緩解不了此處的疼意,而眼前人也比他好不了多少,同樣有大禍臨頭之感,不停吁嘆撫胸。
“瑟齋兄,我問我我又該問誰,這幾天各大錢莊的董事都找我討銀子,銀子?我這裡哪還有銀子?兩百多萬兩的官銀都打了水漂,良弼這個時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