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艘船和咱們中國海軍,可是有很大的淵源呢。”
“噢?瀚之說來聽聽?”蔡鍔的臉上現出了專注之sè。
“當年甲午戰敗後,為重整海防,清廷曾yu在德國重新定造新式戰艦,德國人設計了一款排水量7600噸的新式戰艦,裝有2mén28公厘主炮、10mén15公厘速shè炮和8mén10。5公厘速shè炮,主裝甲厚25公厘,航速18。5節。”楊朔銘說道,“這艘戰艦其實是德國‘愷撒’級前無畏艦的縮xiǎo版,我國將其命名為‘海天’級,惜乎因財力不足及一些政治原因,終究未能建成。”
“我明白了,此‘海天’非彼‘海天’,7600噸的無畏艦最終縮水成了4400噸的巡洋艦。”蔡鍔嘆息道,“若有此‘無畏海天’,我國海軍今天也不至於連一戰之力都沒有。”
楊朔銘聽出了蔡鍔話語裡的傷感和痛心,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向蔡鍔說出自己重建中華海軍的計劃的時候。
“是啊我們這一次沒有能夠將倭寇全部驅走,就是差在了這海軍上。”楊朔銘說道。
“咱們和日本相比,不光是差在海軍上,陸軍其實也差得很遠。”聽了楊朔銘的話,蔡鍔的臉sè變得有些暗淡。
“松坡認為我國陸軍和日本差在哪裡?”楊朔銘問道。
“單以裝備而論,我國陸軍同日本陸軍相差無多,象瀚之你的贛軍,裝備甚至還在日軍之上。”蔡鍔嘆息了一聲,垂下了頭,“所差的,是官兵的戰鬥素養和訓練。我軍將士和日本人相比,雖然也敢打敢拼,但戰爭考驗的不光是士氣,光有一腔熱血是不行的。”
“松坡能說的具體些嗎?”楊朔銘聽到蔡鍔說起了中國陸軍的不足,身子向前ting了ting,面sè也變得凝重起來。
“我軍士兵平時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