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散了……”
在東翔機械廠家屬區一幢兩層的小樓裡,老工程師顧建華搖著頭,向來訪的馮家叔侄說道。
人心思動,這是馮嘯辰在這些天的考察中感受最深的一點。廠子還是這個廠子,職工還是這些職工,但大家的精氣神已經散了,整個廠子裡瀰漫著一種躁動、失落、茫然的情緒。
在前幾天,馮嘯辰已經在吳蘇陽的陪同下,考察了東翔廠的各個車間、實驗室以及一些職能處室。正如馮飛此前向馮嘯辰介紹過的那樣,東翔廠的技術實力頗為壯觀,車間裡擺放著大批的進口機床,其中還不乏時下國內地方企業很少擁有的數控機床。大型壓力機、大型電爐、龍門加工中心等一系列重型裝備,足以讓重灌辦聯絡的那些國內裝備製造企業都豔羨不已。
人才隊伍也同樣豪華。全廠光是各大名校畢業的大學生就有200多人,其中還有一些是從國外留學歸來的,什麼哈佛、麻省、普林斯頓啥的,隨便報一個學歷都能夠把人的眼睛亮瞎。技術工人方面,七級八級的技工比比皆是,你如果只有四五級,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學過技術。據吳蘇陽介紹,這些工人都是建廠的時候從全國各家企業抽調過來的,原本是說臨時借用一下,帶出合格的徒弟就回去。誰知道這一借就是20多年,現在這些人想回也回不去了。
在成品庫,馮嘯辰看到了東翔廠製造出來的產品,那是一門門泛著藍光的榴彈炮。馮嘯辰對軍事並不瞭解,弄不懂有關武器效能方面的指標,但他能夠看出這些產品製造工藝的不俗之處。隨便一個零件的加工精度,都是許多地方企業所難以企及的。
可就是這樣一個實力爆棚的企業,卻無法給人一種生氣勃勃的感覺。無論是走在車間裡,還是走進各處室的辦公室,馮嘯辰看到的都是一張張頹唐的臉。大多數的人都無所事事,看報紙的看報紙,打撲克的打撲克,見到馮嘯辰這樣一個陌生人走過,也少有人會好奇地打聽一聲,似乎大家對於一切都已經失去了興趣。
馮嘯辰的考察分為一明一暗兩條線進行。明面上的考察,就是跟著吳蘇陽在生產區轉悠,私下裡,馮嘯辰讓叔叔馮飛帶著他,來到了職工們的家裡,以拉家常的形式,瞭解東翔廠職工對於廠子前途的看法。
“唉,我們廠原來多風光啊,自衛還擊戰,就數我們廠的炮質量最好,沒一門出故障的,後來部隊還給我們送了錦旗呢!”
“當年國家號召我們到艱苦的地方去,我們二話不說,扛著揹包就到了這個荒山野嶺的地方。小馮,你別看現在我們廠這片廠區還挺熱鬧的,當年這裡可都是原始老林,廠區的土地都是我們用鍬和鎬給刨出來的。”
“當年說要準備打仗,我們就來了,建起了這麼大一個廠子。現在可好,一句話,說不打仗了,就把我們扔這不管了。”
“唉,過去只想著為國家奉獻青春,誰知道,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還要獻子孫,早知道是這樣,當初寧可扔了工作,也不到這個鬼地方來!”
“小馮,你在京城,訊息靈通,你說說看,國家打算把我們這些三線企業怎麼處置呢?”
“哼,反正我是不擔心,國家還敢不給咱們飯吃?我們好歹也是為國家做過貢獻的……”
這是馮嘯辰在走訪過程中聽到的各種各樣的話,馮飛帶他去拜訪的,也都是與馮飛關係比較近的同事,大家在馮家叔侄面前是沒什麼忌諱的。有些人說著說著,矛頭便指向了廠裡的領導,或是批評領導們只顧自己的官帽子,不顧職工死活,或是抱怨廠領導無能,沒能像其他一些三線企業那樣爭到轉產民品的好專案。對於這些話,馮嘯辰沒有往自己的筆記本上記,以免對方擔心,但他還是能夠從這些議論中得出一些判斷,分析出廠領導的能力與為人。
今天馮飛帶馮嘯辰來拜訪的這位顧建華,是廠裡資歷最老的工程師。他是留美歸來的專家,解放初就已經在軍工系統工作,參與過蘇聯援助的156項重點工程的建設。東翔機械廠成立的時候,他從其他企業調過來,擔任了廠裡的副總工程師,目前已經退休,但依然在兢兢業業地做著設計。馮飛當年是以小字輩的身份進廠工作的,顧建華是他的領導,也是他的老師。
馮家叔侄來到顧建華住的專家樓時,發現顧建華家裡已經有一位客人了。那是一位頭髮全白的老者,看起來倒是顯得精神矍鑠。他的腰板很直,一看就是職業軍人出身,不過這在東翔廠並不奇怪,因為東翔廠是軍工企業,出現一些軍人是很尋常的事情。
“我姓董,你們就叫我老董吧。我和老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