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派人上他這兒,肯定是大權旁落,甚至連自由也沒了,所以才會出此下策。對張之洞來說,內心是擁戴皇上的,如果皇上本人已被軟禁,他即便想出兵勤王,沒有皇上的手諭,出師無名,那也是白費心機。他思忖了半天,決定不動皇上派來的人,而且要巧妙地利用真假皇上這件事大做文章。
北京的初冬,天暖得出奇。慈禧讓人將屋裡那兩個帶鎏金銅罩的炭火盆裡無煙炭滅了,就這樣,穿一身夾襖也覺得熱。
慈禧靠在座椅上,看完了兩江總督劉坤一的電報奏文,心頭勃然大怒,當著瑞王的面大罵:“什麼屁話!劉坤一的底子誰不門兒清?跟著曾國藩打長毛起的家。他念過幾天書啊?也玩兒起四六句兒來了。”所謂的四六句,就是他給張之洞回電中,針對廢立皇上之舉說的“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宜防”。這分明是不同意慈禧換皇上。除了劉坤一,李鴻章沒表態,張之洞發來個從長計議的電文,那也是不贊成的意思,總之,下面各省對廢立之事相當冷淡。
瑞玉不敢說話。特別有關張之洞的態度一個字也不敢提,他怕惹惱了慈禧。張之洞的電報是小格格沒到之前發來的,他有意壓下不報。小格格他們剛到武昌,從那邊發來電報,說張大帥對她挺好。他寄希望於小格格,要是她能做通張之洞的工作,這事兒就好辦了。
所謂中外之口宜防,主要是防外面那個口,慈禧對這一點十分清楚。她罵了一通,見瑞王不吭聲,便問起前幾天那幾國使臣沒見到皇上,回去後有什麼議論。
瑞王說沒聽見什麼議論。不過他們都讓他給皇上捎好兒,祝他早早兒的龍體大安。
“那不都是面子話嗎?算他們懂規矩。”慈禧一聽心裡踏實多了。
“他們還說,想保舉他們兩國的大夫來給皇上瞧病?”瑞王沉吟片刻,說到今天在總理衙門外國人提出要派醫生來替皇上瞧病的事。
“你答應了?”慈禧頓時警覺。“奴才當然要問了老佛爺再說。”
“放他們的洋屁!他們不是瞧病,是瞧人!想瞧瞧皇上那龍體到底怎麼著,真病還是假病?洋鬼子,鬼著哪!”
“那奴才這就回了他們。”
“也別那麼硬碰硬的。就說皇上不樂意,太醫院也怕洋大夫搶了飯碗……得了得了,隨你怎麼說吧,說圓了就行。”
“奴才遵旨!”瑞王請了安準備離開,慈禧叫住他。眼下,她最關心的是武昌那邊的情況,從眼前來看,張之洞的態度對換皇上的事舉足輕重。
“彆著急忙慌的!張之洞呢?有信兒了嗎?”
“老佛爺放心,奴才的小女一定辦得妥妥當當!”瑞王將張之洞收到慈禧賞字的經過說了一遍,“張之洞答應好好籌劃一下,很快就有下文。”
“那就好,我當初一眼就看出她有出息!”慈禧高興地說,“我還答應給她指婚來著吧?替我記著點兒,忘了對不起人!”瑞王臨離開前,慈禧告訴他說,她下午去東六宮的小戲臺看戲,有張之洞的情況,立即向她報告。
小戲臺坐落在順貞門內的頤和軒一帶,曾是乾隆皇上用來讓“內學”表演的小舞臺。“內學”是一種專稱,其實就是由太監們扮成生旦淨醜各等角色,專門在宮內演出京劇,所以稱為“內學”。由於慈禧是個頭號戲迷,對內學非常重視,經常從城裡請一些名角來宮內指導,加上這些人學得刻苦,其中不少人唱得相當有專業水平。
內學表演,一般情況下是不請外人的,觀眾主要是宮內的女眷。
慈禧與隆裕皇后坐在中間,四周圍坐著皇貴妃和貴人、答應等女眷,包括同治皇帝,甚至還有咸豐先皇的遺蠕,再加上宮女太監們,熱熱鬧鬧坐了一大幫人。臺上演出的是京劇《九龍杯》。儘管這出戏看了不知多少遍,而且是由宮中的太監們表演,與天橋那兒請來的來的名角無法比,但慈禧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吟兒也來了,是慈禧特意讓人叫她來這兒聽戲的。她站在慈禧身後,心裡忐忑不安,不知老佛爺為什麼突然將她叫來聽戲。一齣戲完了,吟兒乖巧地湊到慈禧身邊,主動要替她敬菸。這樣她便可以趁著侍候對方的機會,討討對方的口風。
剛才看戲看得出神,忘了這茬事,一見吟兒提起敬菸,立即想了,連聲說好。吟兒一邊裝菸絲一邊低聲試探地問老佛爺叫她來有什麼事。
“叫你來沒別的事兒,一塊兒聽聽戲。”慈禧和藹地笑了笑。指著看戲的人群,“這不,你比這些人強多了,一邊看戲,一邊還侍候我抽菸。”
“那是奴婢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