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鄴仔細的算了一筆賬。
每年平均的代理費是16萬美元,如果加上通貨膨脹產生的利息,就算是20萬美元一年。
現在的賓士車在國內銷售一般都有15萬美元至5萬美元的高額利潤。
再加上保養、維修和車險代銷等等增值業務,每年產生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
如果能夠再多代理幾個不同檔次的品牌,建立一個綜合性的4s汽車銷售店,就又能夠分攤更多的成本,創造更多的利潤。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姜大鄴已經猜測到賓士在華夏沒有設定經銷總代理,否則,過來給他授權的,就不是這兩人了。
現在的啟航商務可能就是賓士汽車集團唯一的合法授權代理公司。
趁著賓士集團還沒有在華夏大陸設點佈局,完全可以打打擦邊球,利用文字混淆概念。
“梅賽德斯-賓士華夏區唯一授權代理商”
這個稱呼應該沒毛病吧。
雖然跟華夏區總代理還是有一定差距,但一般人也不會去鑽牛角尖。
賓士集團的主要產品有轎車、載重汽車、專用汽車和客車等。
針對的市場還是比較廣闊,完全是有利可圖的。
特別是高階的特種專用汽車方面,比如消防車、救護車、保姆車和商務客車等,都是有極其高額的利潤。
就算是十年以後,賓士集團和北汽集團合資建廠,姜大鄴都不用擔心合同的效用。
大不了這一兩年,再對賓士死纏爛打,爭取拿下整個華夏區代理權。
這完全就是一個超划算的買賣啊!
這隻能證明賓士集團的大局發展觀和姜大鄴先知先覺,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儘管如此,姜大鄴還是有點不開心。
他覺得被這三個汽車廠家都坑過一次,心中的怨氣那是難以向人訴說啊!
只能怪自己太善良了,太單純了。
自己或許真的不是做生意的料。
馬特卻這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自己的老大太有智慧了。
就僅憑几張紙,得到了大量美元現金,同時又得到世界知名品牌汽車的25年的代理權,簡直就是傳說界中的一哥。
從身無分文,到如今的地步,還不到一個星期呢。
難道這樣還不能讓你滿足嗎?
姜大鄴可沒有心思去管馬特怎麼想,他現在可是要去找場地,自己的賓士大賣場,還等著開張呢。
說是這麼說,他現在哪裡有那麼多錢?
還要準備出書,還要刊登小說廣告,進貨也要錢,選場地也要錢。
現在他滿打滿算也就是250多萬美元。
這也讓他意識到現在的美元可是很值錢的,不像後世動不動就貶值。
這些天,姜大鄴和馬特也沒有閒著,他們找了一些印刷廠,瞭解了一下印刷的成本。
至於小說的售價,這就太簡單了,參考香港最熱門的小說,按照那個價錢算就可以了。
姜大鄴這一方面,還是信心十足的。
他可是聽說現在的明報很火,每天都可以賣的脫銷,明報集團那些高層肯定估摸著什麼時候要加印數量。
一份報刊,因為廣告太火,而不得不增加印刷數量,這簡直就是荒謬絕倫,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實,《鬥破蒼穹》在專業的人士眼中,還是有很多槽點的。
不符合現實和科學,太過於天馬行空;沒有特別嚴謹的邏輯思維,伏筆不夠推敲;完全沒有文學性,太過於通俗。
但恰好就是這些缺點,成就了它的輝煌。
現在的香港人,每天為了生計而奔波,為了事業而煩惱,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去看了一些費腦筋的且故事平淡的小說。
那些故事翻來覆去就是那些打打殺殺,豪門恩怨,情仇不斷。
這些內容都看幾十年了,沒點新意。
有時候一篇小說剛冒頭,那些老司機們就猜到了結局,這樣的小說,你就算看了又有什麼意思呢?
但是反觀《鬥破蒼穹》,故事背景,人物設定,武學的設定,內容的結構基本上都是全新的。
這就很吸引人了,無論是小學生文化的打工仔,還是有大學文化的企業精英,都對這樣的爽文非常的渴望。
所以呢,就出現了這種洛陽紙貴情況。
姜大鄴怎麼也沒想到《鬥破蒼穹》會有這麼火爆,這麼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