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部分

廢話,留下就留下,切石大王這金子話牌扔出去也不止值這麼點兒錢馬格力就覺得切石大王這人痛快,看兩眼就給錢,幾句話就談攏,以後要做石頭生意就專找他了。

安心吃了安心睡,第二天早上再去要錢。

“結果,當時我爸運氣不好,給切挎了”

說到這裡,張志彪笑呵呵的接了話過去,“看見馬先生來要錢,心裡也犯嘀咕呢,怎麼把這事兒給說過去,錢是一定要還的,可當時不湊手,拿不出來呀。結果馬先生就給我爸耗上了,愣是在低城住了大半個月,挨家挨戶的跑低城的商人那兒去告狀,不告不知道,一告嚇一跳。遭殃的不止他一個,當時我爸倒黴啊,連續切垮了七塊總價值超過百萬的石頭。”

“就為這事兒,跳河上吊的都有一打了。”

“這裡還有令人不可思議的事,凡是他為別人看準的石頭,大都是一切準漲,偏偏他自己買的貨,一切即垮。而他自恃有豐富的切石 經驗,輝煌的切漲的歷史,越是切垮了他越是想切,越是想搞個明白,切石頭切得入了魔,誰要把石頭交給他,哪怕是說交給他保管幾天,他都會心癢貓抓似的,忍不住就給你切了。切漲了,他也落不了幾分錢,因為石頭是別人的,與他無關,切垮了,他就背一身債。”

到這裡,馬格力又接了話過去,“當時我找了不少商人求助,沒一個願意為我出面斥責他,或為我出謀劃策,怎樣逼他還錢的,更沒處罵他。所有的人聽了我的話,都是哈哈一笑,而後就海闊天空地談起切石大王神奇而又不可思議的經歷,我就被侃暈了、然後暈乎乎的回家。”

“大傢伙幾乎不約而同地給我們出了一個主意,一條出路,一個字:等。”

“等切石大王切漲了肯定還你,等一等沒關係,他不賴帳;等一下,現在他處境艱難,不要催他:說也奇怪別人這樣說時我竟然也點頭,預設了。雖熊心裡有點不以為然,嘴上竟說不出強有力的話。”

“只有到了晚上,夜深人靜,一個人想起欠的帳、焦心得睡不著,這才憤憤然然地開罵,等什麼,憑啥讓我等?借債還錢,買貨付款!他切垮了石頭與我有啥相關?!他買了貨就該付錢,他要是付不起就別買,就別切!不管你是誰,天底下都是這個理!”

“我要是腰纏萬貫的大亨也好說,我的錢也有借來的呵!你不還我,我拿什麼還人家?下決誰敢再借錢給我?”

“再說,我的錢都花在那塊石頭上了,你不還債我拿什麼做生意?我怎麼生活?!我確實是走投無路,被逼急了。”

“我就又跑到切石大王家,這回很不客氣的把該說的話都說了。切石大王還是老話一句,沒錢,有了錢一定還。”

“於是,我把心一橫、天天泡在他家,吃在他家。他也不說啥,每天還要多弄幾個小菜,招待我。”

“閒下來,照舊同我聊石頭、沒事兒人一樣。這期間、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找他看石頭,請教價格,請教如何開口,他總是有求必應。有人也就因此解漲了,發了財,就送些米、肉、酒或是錢來。我的數字不大,自然無法抵債,倒是我們吃的不錯,當然,主要是我們的關係不像別的那些討債人,吹鬍子瞪眼,拍桌子打板凳。我說不出為什麼,要債歸要債,仍舊很尊敬他。每天只是像上班,像串門,像老朋友一般坐在他家,有時一整天也說不到一個‘錢’字,只是聽他聊石頭。”

“切石大王的絕技,是今後任何人都難以達到的。他12歲到場上做工,挖石頭。老闆看他太小、挺可憐、就叫他解石頭、專管使鋸。那會、挖出石頭就解,沒綠就扔在一邊。

到了四十年代,他來到了後江。那時候人們對後江石有些認識不夠,不值錢。他整天一筐筐的解石頭,簡直說不清解了多少石頭。因為老闆讓他解的石頭太多,他就開始注意觀察石頭。發現有某些表現的石頭根本就沒希望,就解也不解,摔在一旁。有一回,老闆發現了,氣得要揍他,罵他是想偷石頭。他也不辯解。拿起甩掉的石頭一塊塊解給老闆看、解一塊照舊甩一塊,解了十塊甩了十塊、老闆服氣了。從那以後,切石大王扔的石頭更多了,因為他的觀察更加細緻,經驗也更加豐富了。”

“這樣得來的經驗現今誰能仿效?”

“說實話,泡在他家討債的那些日子裡,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這些一直長久地影響著我,直到今天。”

說到這裡,馬格力停了下來,看著站在一邊的周長生笑道、“你也別說其他,如今安安心心能在解石廠幹上三年學徒的人都不多,像你這樣在解石廠幹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