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京營的校場,卻早已站滿了士卒。今天是崇禎皇帝檢閱新軍的日子,每個士卒都精神抖擻地站著。
新軍士卒穿著厚厚的棉甲,外面罩著新式軍服。燧發槍握在右手,斜靠在地上。槍口端上著的刺刀,反射著陽光,顯得格外刺眼。
點將臺下側,以曹文詔為首的將領也在寒風中站著,和士卒一起等待崇禎皇帝的駕臨。
基於這樣的天氣,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準備。估計要等一段時間後,才會見到崇禎皇帝。畢竟這天太冷了,來晚一點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崇禎皇帝卻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晚過來。他們站了大概不到半個時辰,御駕就到了京營駐地。讓他們更想不到的是,崇禎皇帝是騎馬而來的。
沒有文武百官的陪同,就只有鍾進衛伴駕左右。崇禎皇帝的精神很好,渾然不懼凜冽的寒風,不時和鍾進衛說笑幾句。
在點將臺的後半段,特意加蓋了擋風的遮板。但崇禎皇帝沒有過去,而是站在點將臺前,打量著底下一萬三千左右的新軍士卒。
行過跪拜禮之後,新軍士卒的站姿就由稍息改為立正。一個個昂著頭,挺著胸脯,極力在崇禎皇帝面前表現出他們高昂的精氣神。
崇禎皇帝看看新軍,又側頭注意到伴隨自己而來的大漢將軍。他發現大漢將軍看上去雖然更為高大威猛,可在這寒風中,卻缺少一股新軍身上散發出的彪悍之氣。
這麼一對比,新軍的精銳就顯得更為突出了。崇禎皇帝對此很滿意,他向鍾進衛點點頭示意了一下。
鍾進衛就轉身對身後的曹文詔下令:“演習開始。”曹文詔是演習地實際指揮者,馬上就透過令旗開始傳達將令。
點將臺上,崇禎皇帝終於走到主位上坐下,邊上就是鍾進衛作陪。
點將臺下,新軍士卒開始收縮佇列,做演習前的準備,同時讓出了中間的一大片空地。
隨著鼓聲響起,從點將臺的左側開始出現五百騎馬的新軍士卒,按照正常行軍佇列從臺前經過。當他們過了點將臺繞了半圓時,忽然從前方衝出五軍營將士扮演的建虜。
崇禎皇帝饒有興趣地看著,只見新軍士卒快速下馬,在很短的時間內結陣,端起燧發槍預備。
不管出於那方面的安全考慮,演習的新軍士卒並沒有配發鉛彈。他們只是假裝有鉛彈,射擊,裝填,再射擊。
崇禎皇帝注意到新軍士卒裝填的速度很快,他有點吃驚,問鍾進衛道:“鍾師傅,在戰場上,燧發槍的操作也是如此之快麼?”
鍾進衛稍微往崇禎皇帝那邊側身靠了過去,然後解釋道:“步驟是差不多的,就是少了一個鉛彈,實際裝填的速度大概也是這麼快。”
這時,從結陣新軍的側面又衝出了一隊模擬建虜。只見新軍從容不迫地開始變陣,由“一”字佇列變成了“八”字佇列。變陣的速度很快,也絲毫沒見慌亂。
崇禎皇帝看到這裡,又向鍾進衛問道:“鍾師傅,數量多的話,這佇列變化會不會有問題?”
他知道人少變陣容易,人多的話,可能就不那麼簡單了。因此,他才有此一問。
鍾進衛一笑,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新軍都是以隊為單位,事先有過編制,遇敵臨時變陣,按照事先的準則變動。因此,人數就算再多,也不會有多大疏漏。”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繼續觀看起來。
接著又新入場幾千新軍表演了攻擊前進,也就是按佇列滾動射擊,並在擊潰敵人後進行上馬追擊,再下馬射擊等戰術。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才開始表演近身搏殺,由五軍營和新軍對練。然後是由崇禎皇帝帶來的錦衣衛隨機抽出部分新軍士卒,進行實彈打靶檢查。
當錦衣衛把結果報給崇禎皇帝時,使他非常滿意。因為他來之前,有做過功課,看過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知道這些新軍士卒的射擊水平都達到了戚繼光所規定的水平之上。
接著是炮兵出場,野戰炮兵,車營分別透過校場,然後進行實彈打靶。
崇禎皇帝透過望遠鏡,看到叢集火炮的威力,不由得暗暗心驚。這威力確實不是冷兵器可以比,建虜的騎兵就算再厲害,在這麼多火炮大範圍的覆蓋下,也只能是飲恨沙場。
當崇禎皇帝看完了炮兵部隊的演習之後,鍾進衛微笑著指著開始上場的三百燧發槍兵道:“陛下,這三百燧發槍兵和之前的燧發槍兵不一樣,他們裝備的都是線膛燧發槍。”
崇禎皇帝之前也知道線膛燧發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