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為大軍開路。”
秦良玉治軍嚴謹,在正式場合,一律不準私稱。因此馬祥麟雖為秦良玉的寶貝兒子,也不得不稱自己的母親為大帥。
自己的兒子勇猛,在軍中有“小馬超”之稱,是合適的先鋒人選。
但秦良玉有點糾結,孫承宗給出了三百名軍士的名額,配備給中興侯做軍法隊之用,這是一個和中興侯相處攀交情的機會。如果兒子不去的話,就白白浪費了一個機會。
而自己和侄兒秦翼明的職位太高,不可能領三百軍士就跑去中興侯手下當差,如果真這麼做的話,討好中興侯的意味就太明顯了,也不是秦良玉的風格。
馬祥麟見母親看著自己一直不說話,有點奇怪,只好再出聲道:“大帥。”
營帳內的眾人也發現了秦良玉和平常不一樣,都微微有點詫異,但沒有表現出來。
秦良玉經兒子這麼一叫,才發現自己愣神了,她回過神來說道:“本兵有令,著我部派三百士卒給監軍呼叫,行軍法之權。本帥有意著你領三百士卒前往監軍處聽令。”
馬祥麟一聽,稍微一愣,然後馬上表示反對:“大帥,男兒大丈夫,在此決戰之際,當征戰沙場,末將不願身處後方。”
秦良玉也是考慮到兒子的勇猛,在這必勝之役中建立功業會比較容易,所以才猶豫地說出了商量口氣的話。
現在兒子堅決不樂意,她原本就猶豫的心就更動搖了,非常糾結這個領軍人選。
秦翼明明白姑母心中所想,這個領軍人選不能在普通將領中選拔,這點是無容置疑的。現在馬祥麟又不樂意的話,那就只有一個了。
他猶豫了下,就開口建議道:“大帥,末將覺得張參將可以領軍前往聽令。”
張鳳儀也是和婆婆一個xìng子的人,平rì女扮男裝,上陣殺敵,所向披靡。現在聽自己要留在後方,也不是很樂意。
秦良玉聽了侄兒的建議,心想我馬家歷年來為大明徵戰沙場,闖出了白杆軍的赫赫威名,憑得就是軍功。讓兒子在如此好的機會放棄獲得勤王事中的軍功,而去後方領軍法隊,確實有點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一點是,中興侯的為人如何,已經打探清楚,並不是一個會斤斤計較的小人。
自己這邊只要有親近中興侯的意思表達出來,也是夠了。
於是,她恢復了平時的果斷,命令道:“鳳儀自領三百騎軍,明rì一早前往監軍處聽令。”
張鳳儀有點不甘心,想和丈夫一樣爭取下機會,就想說話,但被秦良玉打斷了:“你務必記得,一切以監軍軍令為主,不得違背。”
秦良玉的意思是讓兒媳婦一切聽監軍的,讓砍誰就砍誰,誰的面子都不要給,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堅決站在監軍這邊。
張鳳儀看婆婆的決心已定,軍令已下,只好無奈地接受了。
第二rì一大早,京師城外的勤王軍大營就開始動起來了,軍隊一批批的開拔,奔赴不同的戰場。
鍾進衛暫時跟著中軍行軍,就在孫承宗的身邊,邊走邊和孫承宗聊天。走在他們的前面,是本次攻城的殺手鐧,葡萄牙僱傭軍所負責的炮營。而在他們身後,則是盧象升的八百民壯軍以及張鳳儀的三百白杆軍,大軍浩浩蕩蕩地離京師而去。
京師的城門隨之關閉,只有午時時分會開一扇門,供百姓出入之用。
如此一來,全京師的人都知道京畿之地的決戰要開始了。惶恐的有之,興奮的有之,擔憂的也有之。但上至崇禎皇帝,下到難民營的難民,全部都是期盼著大軍能凱旋而歸。
然而兵事之兇險,並無必勝之仗,加上明軍歷年來的敗仗做背書,這京畿之戰,到底會打成什麼樣,沒有人能拍胸脯保證。
第二百五十八章 戰爭理念
013…12…17
炮營中有四千五百多斤的紅夷大炮(五千磅),極為笨重,因此拖慢了大軍的行軍速度。一天走不了多少路程,就到了傍晚,需要安營紮寨。
鍾進衛跟在孫承宗身邊,學習行軍打仗之法。孫承宗也是毫不藏私,一心培養鍾進衛,把他當作自己的學生進行教導。
晚上,孫承宗處理完了當天的軍務之後,又和鍾進衛談起了兵事。還不時地給鍾進衛提提問題,看他是怎麼理解的。
就這麼不知不覺地談了半個時辰之後,準備歇息。畢竟還在行軍途中,不是去遊山玩水,jīng神要保持好。
但鍾進衛正準備從座位上起身的時候,又想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