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孟明視等三個人回到秦國。秦穆公聽到全軍覆沒,穿了素服,親自到城外去迎接他們。

孟明視三個人跪在地上請罪。秦穆公說:“這是我的不是,沒有聽你們父親的勸告,害得你們打了敗仗,哪兒能怪你們呢?再說,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犯了一點小過失,就抹殺他的大功啊。”

三個人感激得直淌眼淚,打這以後,他們認真操練兵馬,一心一意要為秦國報仇。

公元前625年,孟明視要求秦穆公發兵去報崤山的仇,秦穆公答應了。孟明視等三員大將率領四百輛兵車打到晉國。沒想到晉襄公早有防備,孟明視又打了敗仗。

秦穆公仍舊沒有辦他的罪,但孟明視實在過意不去,好像對國家欠下一筆債。他把自己的財產和俸祿全拿出來,送給在戰爭中死亡將士的家屬。他跟兵士一塊兒過苦日子。兵士吃粗糧,他也吃粗糧:兵士啃菜根,他也啃菜根,天天苦練兵馬,一心要報仇雪恥。

這年冬天,晉國聯合了宋、陳、鄭三國打到秦國的邊界上來了。孟明視囑咐將士守住城,不準隨便跟晉國人交戰,結果又讓晉國奪去了兩座城。

這一來,秦國就有人說孟明視的壞話,說他不該這麼膽小。附近的小國和西戎瞧著秦國一連打了三個敗仗,紛紛脫離秦國,不受管了。

公元前624年,也就是崤山交戰以後第三年的夏天。孟明視作好一切準備,挑選了國內精兵,出發了五百輛兵車。秦穆公拿出大量的糧食和財帛,把將士的家屬安頓好。將士的鬥志旺盛,整裝出發。

大軍渡黃河的時候,孟明視對將士說:“咱們這回出來,可是有進沒退,我想把船燒了,大家看怎麼樣?”大夥說:“燒吧!打勝了還怕沒有船嗎?打敗了,也別回來了。”孟明視的兵士們憋了幾年的氣悶和仇恨,全在這時候迸發出來。沒有幾天工夫,就一舉奪回了上次丟了的兩個城,接著又攻下晉國的幾座大城。

晉國這才感到秦國攻勢的厲害,上上下下都著了慌。晉襄公跟大臣商量以後,下了命令:只許守城,不許跟秦國人開戰。秦國的大軍在晉國的地面上來回挑戰,沒有一個晉國人敢出來。

有人對秦穆公說:“晉國已經認輸了。他們不敢出來交戰。主公不如埋了崤山的屍骨回去,也可以洗刷以前的恥辱了。”

秦穆公就率領大軍到崤山,把三年前作戰死亡將士留下的屍骨收拾起來,埋在山坡裡。秦穆公帶領孟明視等將士,祭奠了一番,才班師回國。

西部小國和西戎部落,一聽到秦國打敗了中原的霸主晉國,爭先恐後地向秦國進貢。秦國從此就做了西戎的霸主。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秦國打敗晉國以後,一連十幾年兩國沒有發生戰事。可是南方的楚國卻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晉國爭奪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孫子楚莊王新即位,做了國君。晉國趁這個機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又拉了過去,訂立盟約。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什麼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這樣窩窩囊囊地過了三年。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楚莊王正在那裡尋歡作樂,聽到伍舉要見他,就把伍舉召到面前,問:“你來幹什麼?”

伍舉說:“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著。大王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

楚莊王聽說要他猜謎兒,覺得怪有意思,就笑著說:“你說出來聽聽。”

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

楚莊王心裡明白伍舉說的是誰。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過了一段時期,另一個大臣蘇從看看楚莊王沒有動靜,又去勸說楚莊王。

楚莊王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嗎?”

蘇從說:“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我就是觸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願的。”

楚莊王高興地說:“你們都是真心為了國家好,我哪會不明白呢?”

打這以後,楚莊王決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馬的人撤了職,把敢於進諫的伍舉、蘇從提拔起來,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