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劍,不需華麗,也不必鋒銳。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滿足這一點,才算達到要求。
這重劍祭起,必隨手斬斷華麗,必隨意摧折鋒銳。這才是走到一定層次後,必須具有的裝備和擔當。
方天心中了悟。
“沉香雖美,不為佳木。竹雖俊秀,難作棟樑。”
很久以前便刻於青石井中的那句話,再一次於心中流淌,從初解此意,到徹悟此理,方天用一年的時間,跨出了生命中的一個大步。(未完待續。。)
第二卷 安居樂業 第六百三十二章 南域法師大亂鬥
前世華夏古代,有一首相當有意思也有意義的民歌,是這樣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不必看朝代,也可以知道,這歌,必作于山高皇帝遠的時代,也必作于山高皇帝遠的地區。
不受管轄,不被徵召,不需交稅,一切來自於“帝”的正面與反面影響或者說德與威都感受不到,這才能夠哼出“帝力於我何有哉”這樣的話來。
也因此,這首歌,就成了後世許多飽受管轄之苦的人們的夢。
然後,這個夢不斷地幻化,幻化出各種各樣的“桃花源”,也造就了各種各樣的“隱士”,直至最終,成為華夏文化中一脈狹窄曲折卻始終綿延不絕流淌的溪流。
之所以狹窄曲折,是因為此非大道,必被時代的滾滾浪潮碾壓。
之所以綿延不絕,是因為此是本源,源自人心,源自生命的本能舒展,每當這種舒展被壓制得厲害的時候,那個夢,那個想,便流轉而出。生命不絕,此流脈便不絕。
最終的最終,是世間的大道壓過人心的本源,還是人心的本源戰勝世間的大道?
這一切,還是未知。
是方天未知。
他的眼光,目前,還穿不透那麼遠去。
但當下,方天城主閣下卻要做一番手腳了,這天上的雲圖,就是在向炎黃新城轄區所有的大小及新老勢力宣示:“我來了!”
從希巖那裡得知新城區域的混亂,這混亂既由他而來,那麼由他來收拾自也是份內之事。
這千里雲圖,就是最好的宣示,未必人人都能看到,但所有該知道的人。卻都會知道,而在接下來,來自炎黃城的種種舉動,便好推行一些了。
不過這個意圖也只是順帶的,方天當下之所以弄出這個雲圖,最直接的原因還是要讓在座的幾位,幫他檢視一下區域內的住房情況。
也因此,下一刻,這千里雲圖,些微的。有點分開,就像陸地的板塊漂移一樣,從南到北,分成了大小差不多的四份。
“接下來,就要麻煩四位了。”方天笑著對在座的安迪、埃裡克、希巖、帕特四人說道。“你們都是法師,能力非凡。就拜託幫忙看看這四個分割槽中的人員安住情況吧。”
四人這才從駭然中回過神來。然後當即便領命而去,這一次的小聚,至此宣告結束。
方天正待放開元素控制,散了雲圖,不料,卻是變化突生。
雲圖中。最北的那一塊,看似緩慢,卻在不到幾息的時間內,變化成了一支利箭的形狀。而那利箭的箭頭,不偏不倚,正正地朝向了雲圖的中間,也即炎黃城中心區域的位置。
方天的眼神,當即便是一凝。
這個變化,說真的,相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之前的雲圖之舉,根本就是順意以及隨手而為,完全沒有什麼深思熟慮乃至深謀遠慮之類,但現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方天卻在一瞬間便知道,以他現在的層次,作出那樣的舉動,已經不僅僅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就像現在,他該怎麼做?
其實,也只有惟一的應對方法了,一念及此,方天心裡暗道一聲操蛋。
看來直到目前為止,他還是沒有身為“大人物”的覺悟啊,但該死的,卻有人以這種身份來對待他了。這莫非意味著,他以後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
尼瑪,以後連在天上變個雲彩,還都不行了?
方天心裡鬱悶著,不管以後怎麼樣,現在,這個場面卻是必須要應付的,——這一刻,還不知有多少人在看著呢。
怎麼應付?
還是前世,子就曾經曰過,以牙還牙,以刀還刀。
為人處世,最是講究恩怨分明。
有恩不報,不過就是小人,有怨不報或不思報,那就連人都不是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