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章 六十萬字的文字量

再一次驚訝的感覺到,原來光是聽別人說話,也能聽的這麼熱血沸騰。

饒鑫短短的幾句話,幾乎就已經將吳小清這幾次任務都完美地串聯了起來,甚至還連帶著吳小清記憶中那些地球的歷史知識。

一時間,吳小清竟然隱隱為自己身在地球,身為一個人類,而出現了莫名其妙的驕傲感。

更重要的是,在饒鑫這些間斷的話語中,他看到了自己的未來——雖然這個未來還很遠,但他能感覺到它的龐大。

饒鑫跟他,彷彿是站在一個巨大宮殿門口的兩個人——饒鑫已經貼到門上,聽了許久門內的動靜,向他描述裡面的場景,而吳小清,卻是已經揣上了門鑰匙的人。

他跟饒鑫不一樣,饒鑫只需要在外面聽聽動靜,然後根據自己的想象,隨便說說就行——他的聽覺可能特別敏銳,說的東西有不少對的地方。但吳小清,卻是未來需要踏入這個門裡,真正參與其中的人。

原來對於吳小清來說,門內是一個完全神秘的世界。——儘管他已經經歷過三次任務了,也看到了三個世界,但這三個世界對以後任務的判斷,幾乎沒有任何的幫助。

如果說,第一次,第二次的任務,讓吳小清以為所有的外星文明都會像地球一樣發展的話,那第三個文明幾乎完全打『亂』了這種規律。

就好像三個數字找規律,1,3,然後是12.0……前面兩個數字看起來似乎就是等差數列,但第三個數字的出現直接就讓人蒙b了。

吳小清開始意識到,饒鑫這個專案的意義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在猜測某種狀態——根據搜救隊的某種判斷,形成某種理論。

只是兩個問題,原來對於吳小清來說,完全模糊而陌生的世界,已經開始清晰起來了。接下來還有第三個,第四個……

就如同吳小清猜測的那樣,在接下來的圖片中,更多的問題出現了,他們都是對此前問題的進一步深化——不管文明有序與否,導致這種差異的關鍵是什麼?這種因素能否如數列的離散與收斂一般,可以以某種確切的標準確立下來……

如果有序,那這種秩序的終點狀態又如何?

如果無序,那在大樣本的無序文明中,是否能夠得到某種規律……

技術是合理的嗎?有序無序?道德呢?

……

吳小清曾經聽顏雁說起過哲學,但他當時完全沒能聽懂。

現在,當他看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腦袋裡情不自禁出現的,就是顏雁曾經說過的一些哲學概念。

這些話題聽起來似乎都非常虛無縹緲,但吳小清能夠隱隱的感覺到,它們都隱隱的,和自己正在參與的“拯救”事業聯絡在了一起。

吳小清幾乎開始下意識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見到搜救隊的場景。

他跟著搜救隊進了一艘戰艦,一艘能在太空中航行的戰艦——現在回憶起來,那艘戰艦本身,就是一個文明。這樣的文明對於地球來說是難以想象的發達,但……他最終還是消失了。

如果沒有饒鑫所說的這些問題來進行描述,吳小清幾乎都沒法用語言來形容他曾經見過的這個文明。

但是現在,他幾乎可以用剛剛認識的這些陌生名詞,來對這個文明進行基本的概括——它肯定是合理的,很有可能是有序的,他的終點狀態是衰亡,這種衰亡很可能根植於文明的內因,因此當時那個艦長連反抗的意圖都不存在。

而同樣,在搜救隊的身上,吳小清幾乎感覺到了和那個艦長非常相似的特質——也就是說,搜救隊也很有可能來自於一個這樣的文明。

而又有一點可以確定——吳小清現在感覺自己就像按照教科書裡的解題步驟一般,抽絲剝繭的開始下意識分析起問題來——搜救隊所屬文明確定的,最終有序的點,或者說,最終的意義,就是拯救,拯救就是這個文明本身的收斂值。

現在,自己也屬於這個文明瞭——即使吳小清連這個文明是什麼都不清楚,但他知道,以後自己要做的一切,都會被這個值所確定。

和吳小清為了自己的未來而激動不同,饒鑫在講述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熱情——這些東西實在是太虛了,即使是出現在小說裡,如果沒有大段匹配的情節,他們看起來就跟痴人說夢差不多。彷彿是一個原始人看著星星,意『淫』天上的仙人如何生活一般。但人類就是這樣,越是遙不可及的,就越是會因此而激動。

這個專案在歐洲饒鑫差不多走了兩個多月,光是請組織學生教授還有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