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3部分

的粗細和顏色有有所不同……

嘖嘖,有意思,整個過程好像是做手術,卻有像3D建模,又好像搞是在搞雕塑,還有點像是一個武器實驗場,為什麼這麼說?呵呵,因為還有更好玩兒的呢!

只見米開朗基羅將魔偶設計一段時間,就會對那魔偶發布命令:“前進……後退……發射冰錐……”

而那半成品魔偶便按照他的指令在四方體邊緣範圍內,上下左右的動來動去,水下魔偶,所以米開朗基羅隨手揮出一個水球,讓魔偶在水球中運動,偶爾還對著水球做幾個手勢,從他的話裡我明白了他的動作是什麼意思了:“水壓增加一倍……三倍……嗯,超過八倍會讓速度下降三倍,應該增加個分水魔法陣,不過外形上似乎也有影響,魚的身體長成那樣古怪,應該就是為了適應水中活動……”

“好東西啊!這工作臺太棒了!”我擦了擦口水:“呵呵,羅茜見到一定會愛死這工作臺的!不過別說她了,我見了這好東西都有動手設計個魔偶的衝動!”

不過這還僅僅是這工作臺的一部分功能,這工作臺的可塑性太強了,不斷內部已經有了米開朗基羅留下的幾十套“工具箱”,而且還可以進行工具設計,我想這要是交給任何一個設計領域的人才,都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絕對比電腦好用無數倍!

當然,也有不如電腦的地方,比如在某些具體資料方面,這工作臺因為沒有“環境模擬程式”,所以只能靠著米開朗基羅的感覺走,用魔法制造一個類似環境進行測試,就好比剛才測試水中移動的效果那樣。不過我覺得既然這玩意兒可塑性強,說不定也能增加“軟體”呢,到時候這東西就更加完美了。

看了一會兒影象,又問了問糖球米開朗基羅留下的各種工具箱的具體內容,我自己也嘗試著鼓搗了一陣,很快就摸清了這工作臺的大致操作方法。

這一回,我玩兒的可是非常順手:“那啥……七號工具箱。”

七號工具箱中的東西,是專門用來手動檢視設計內容的,儘管用聲控也可以,不過手動嘛,呵呵,比較有趣。

戴上手套後,我用左手食指,點了一下金屬蜘蛛,馬上,金屬蜘蛛就放大了一倍,不大滿意,我有放大了三倍。接著,我又用右手中指點了一下金屬蜘蛛的頭部,它腦袋上的外殼立時與身體分離開來,我用手一扒拉,那頭部外殼就被扒拉到一邊虛空漂浮著。

就這樣,我將整個蜘蛛的身體都分解開後,又用不同的指向筆點觸我需要了解的部位,頓時那些被點觸的區域發出了與周圍不同顏色的光芒,以做區分。

仔細研究了一陣後,我皺了皺眉,道:“驅動核心執行,將魔力流向顯示出來。”

隨著我的話音,蜘蛛魔偶的核心部分的執行方式顯現在我眼前,一目瞭然。然而令我奇怪的是,米開朗基羅這種利用紫晶石做能量驅動的設計,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很規範,哦,他是前輩了,我們現在用的也許都是人家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設計方法。

不過正因為很普通,我才感到奇怪,明明是正常的設計,為什麼在耗能方面如此巨大呢?

隨後又調出了一個工人型節能魔偶,設計方向還是一樣。

“糖球,調出紫晶石設計耗能最大的武裝型魔偶。”

四方體桌面上緩緩升起了一種類人型魔偶,我見過,沒錯,這就是我和咪咪剛才被包圍時,那些武裝型魔偶中的一員。

只見這位此時的身高不到半米,應該微縮比例的。而它的形象,如今仔細看來,不大像正常魔偶,反倒有點像機器人。因為正常的魔偶通常給人以兩種感覺,一是像雕塑,打個比方吧,思考者的雕像突然活動起來了,對,就是這樣,並不是說這類魔偶的外星如藝術品一般,而是說,身體四隻是連線在一起的,就是一個整體,也不像機器人那樣在關節處有活動裝置,就拿胳膊來說吧,整體完全由一段金屬構成,哪怕是做的像根鋼管,但是一樣能自由彎曲活動。而第二種,則像是穿著盔甲的人類,這主要是因為外層護甲的形象,事實上,也的確是像盔甲,不過是給魔偶又增添了一層武裝,如果這魔偶完全是按照人型製作的,那麼普通人是很難看出來它們事實上並不是人。

但我現在看到的這個魔偶,卻很有機器人特點。機器人什麼特點?部件多。沒錯,這個武裝型魔偶從外表來看,較之正常魔偶,部件明顯多了不少,不過比之我對機器人的印象,還是略顯少了點,比如在關節部分的處理,它還是走正常魔偶的路線。

分卷【16K會員上傳】 第六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