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日本方面,舉國若狂。“神風”兩次救了日本,倭人們的腦袋瓜裡再次使“神國”的理念悲壯地紮下根,覺得他們的蕞爾小島是“天照大神”最眷顧的“神土”。這種盲目的“理念”,讓他們的頭腦一燒再燒,直燒到豐臣秀吉時代敢於主動出擊明朝的藩屬朝鮮。二戰最後關頭,日本人把他們最後的自殺性攻擊飛機也命名為“神風”,透露出絕望中殘存的希望。

宋遺民鄭思肖聽到元軍敗訊,仍舊大喜,作《元韃攻日本敗北歌》,此詩的前序簡明扼要,除數字有出入外,簡捷明瞭地勾勒了元朝二次徵倭的史實:

“元賊聞其富庶,怒倭主不來臣,竭此土民力,辦舟艦往攻焉,欲空其國所有而歸。辛巳(至元十八年)六月半,元賊由四明下海,大船七千只,至七月半,抵倭口白骨山,築土城駐兵對壘。晦日,大風雨作,雹大如拳,船為大浪掀播沉壞,韃軍半沒於海,船僅回四百餘隻。二十萬人在白骨山上,無船渡歸,為倭人盡剿。山上素無人居,唯多巨蛇,相傳唐東征軍士鹹隕命於此山,故曰白骨山,又曰枯髏山。”

從沙漠到大海:元朝的越海攻擊(5)

此詩開頭,即講明倭國乃遠方九夷之一,又相隔大海,不易攻取:“東方九夷倭一爾,海水截界自飛宇。”在描述倭國道遠國瘠之後,詩人筆鋒一轉,指斥犬羊(元朝統治者)欲心過熾,徒取汙辱與失敗:

“厥今犬羊貪猶熾,瞠目東望心如虎。驅兵駕海氣吞空,勢力雖強天弗與。鬼吹黑潮播海翻,雹大如拳密如雨。七千鉅艦百萬兵,老龍怒取歸水府。犬羊發怒與天敵,又謀竭力必於取。已刳江南民髓幹,又行並戶抽廠語。兇焰燒眼口竟啞,志士悶悶病如蠱。”

占城爪哇鎩羽而歸

占城,中國古書中又稱日南、林邑、佔婆,位於今天的越南中部。隋煬帝時,曾派大將劉方大敗林邑國的大象軍團,攻入林邑國都,嚇得林邑國王梵志逃入海中。隋兵凱旋,繳獲林邑國王家廟內純金鑄制的金人十八座,振旅而還。林邑國王待隋兵回撤後,忙上表稱臣。唐、宋以來,林邑王對中原王朝很恭敬,貢獻不斷,每年都向中原帝王孝敬沉香、象牙、玳瑁、檀香、胡椒等土產方物。北宋時期,高產的占城稻種也傳入內地,使得宋朝的糧食增產不少。

元朝滅南宋後,占城國王忙不迭上表稱臣,貢獻金寶,忽必烈遂設占城行省,並封其國王為占城郡王,授以虎符。占城王年老,其子補的(這名字真怪)專權,竟敢在中途扣留元朝派往暹國和馬八兒國的國使船隻。忽必烈大怒,於至元十七年底(1280年)派唆都率兵從廣州出發,乘船進攻佔城。相持日久,元軍數次諭降,占城皆不聽,並回信表示“刻期請戰”。至元二十年(1283)年正月間,元軍大舉進攻佔城,擊敗占城象軍,殺掉數千占城兵將。占城國王棄宮殿而逃,臨行燒燬倉庫,並殺掉一直扣留的元朝使臣數人。不久,出於緩兵之計,占城國王派其舅寶脫禿花一行三十餘人,攜金銀布帛往元營請罪,表示國王病重不能親自來營,世子補的三日後會親自向元將道歉。一連數日,寶脫禿花均派人來藉口拖延,元將不知是計,呆在原地傻等,喪失了一舉殲滅占城王室的大好機會。後來,長期居於占城的南宋人曾延等人來報,說占城國王正在鴉侯山一帶招兵買馬,修整殘兵,準備與元軍再戰。元將這才醒過味來,派兵追剿時,占城國王已經聚攏了兩萬多軍馬嚴陣以待。

元軍派萬戶張顒統兵進攻,山寨險峻,易守難攻。元軍撤退時,又在密林中遇伏兵,死傷不少。元軍主將唆都見情勢如此,只得率軍回國。元朝江南行省不知情,仍舊派軍隊來助攻,由萬戶忽都虎率領。這隻軍隊到達占城野眉蓮港,見元軍營舍在撤退前已自己放火一把燒盡,方知唆都已經撤軍。占城王國見好就收,派人持書獻與忽都虎表示向元朝附降。忽都虎讓占城國王父子親自入朝謝罪併入貢,這位南蠻王爺表示國窮無物貢獻,並聲稱“來年當備禮物,令嫡子入朝”,狠狠地忽悠了元朝一把。後來,元軍想借道交趾再伐占城,“不果行”。

至於爪哇,即今天印尼的爪哇島,“其人則醜怪,情性語言與中國不能相通”。但是,大元威名,聲震世界,爪哇王在1280年和1286年曾兩次派使臣來元朝,很想大打一陣秋風。不料,元朝的忽必烈不是愛面子的漢人君王,他惦記的是對方孝敬自己寶物,絕不會讓對方“空手套白狼”,嚴命爪哇王親自來大都入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使出使爪哇,見其國王后言語傲慢,責其獻寶、稱臣、遣質子往大都。本來想撈錢的爪哇王大怒,命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