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修士為了得見大道,拋家棄子都很常見,甚至殺親證道也不乏前例,更不用說那些真正醉心劍道,願意為此付出一切的劍修,斷情滅欲、遺忘過去並不是能嚇住他們的恐懼之物,某種意義上他們甚至欣見其成,不用再顧及外物,終於能一心一意踏在劍道上。
無論是斬業劍君的親自指點,還是《太上道德經》的誘惑,都足以讓人如飛蛾撲火一樣衝上去。
朝聞道,夕死可矣。
羅豐對黃泉的家世多少有些瞭解,並不是有名的修行世家,反而更貼合俗世,是戍守邊關的將門子弟,她最初的槍法便是祖上傳下,故而帶有戰場殺伐的意境,祖祖輩輩不曾出過厲害人物,否則也不會被韓家滅門。
想來,黃泉的父親沒有多高的修行天賦,離家前境界不高,否則韓家也不敢動手。
通天古書嘿嘿笑道:“舍劍之外,別無他物,從親情的角度看這種人定然是個人渣,但往往這種人才能取得他人未有的成就,古時候的修行者大多都是這幅德性,畢竟這也是道心堅定的象徵。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他應該修煉魔道功法才對,道門的終究有些偏軟,哪怕修煉絕情大道,也給人一種只要不惹他就沒什麼事的印象。”
羅豐詢問道:“《太上道德經》是否也如你一般,擁有自我意識?”
“當然,鎮道經文都是歷經百萬歲月的存在,《太上道德經》的出現甚至在我之前,沒有意識那才有問題。不過不同的鎮道經文擁有不同的性格,就《太上道德經》那種悶葫蘆的脾性,估計就算天崩地裂,世界毀滅也不會吭半個字。”
通天古書回答後,忽感疑問:“你問這個問題做什麼,難道是懷疑此事中有《太上道德經》的意志插手?我敢打包票,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鎮道經文象徵的是各自對應的法統和大道,法統決定性情,大道決定喜好,道門經文根本不會有這種費心費力的想法。
記得曾經有人打過比方,面對質疑者時,道佛儒妖魔五種法統各有不同的態度。
魔是直接動用武力,消滅一切提出質疑的人,只要質疑者都死光了,天下就再也沒有反對的聲音;
妖同樣是動用武力,但他們動武的目的不是殺死質疑者,而是打得對方臣服,若是對方不服,仍有質疑,那就繼續打,一直打到服為止;
儒則是一一駁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將質疑者的問題一一解決,同時教化對方,身體力行,文治武功,直到對方信服為止;
佛會耐心聽完質疑者的疑問,然後回一句‘問這種問題的你是個傻逼’,再傳授佛法,讓對方自行從中尋找答案,並不親自反駁;
假若換成道,那麼在質疑者開口之前,他就會丟擲六字真言‘愛學學,不學滾’,然後拍拍屁股走人,根本不予理會。
雖然細節上可能會有少許偏差,但鎮道經文的性情大致如此,修行者要搗鼓的事情,《太上道德經》根本不會插手,有人修煉也好,無人修煉也罷,他都不會有半分在意。”
782。第782章放不下
得到通天古書的保證,羅豐便不再追問。
郭守繼續道:“無名師叔雖然名為劍奴,但我等不可能真將他當做奴隸對待,否則也不會尊稱師叔。無名師叔在教中的地位,低於天人長老,但高於我等肉身境弟子,平日裡只專心練劍,若門中長老有事務拜託,便不可推辭,同時也當做對劍法的試煉。
這一趟能請動無名師叔護持,便是兆斜陽請了他的師傅出馬,因為無名師叔修煉絕情大道,六感盡絕,正是保密的最佳人選,其修為也是遠超同階。
無名師叔聽不見外界的聲音,我也不清楚六感盡失的他是如何辨清別人的言語,但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簡單直白的問題他都能聽懂,比如問姓名,請他保護誰等等,可稍微複雜一些,或者意有所指,涉及情感的問題,他都難以領會,一般會被他無視。
我不清楚貴派的這名弟子為何要與無名師叔搏命,或許兩人過往存在著恩怨,但現在的無名師叔和過往的他已經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了。他沒有過去,也沒有名字,只是太上教的一名護經劍奴,無論你再怎麼恨他、罵他,他都毫無反應,因為你說的都是與他無關的事情,再怎麼強調也是對牛彈琴。
言盡於此,希望羅真人能好好勸導貴宗的這名弟子,讓他放下仇恨吧,別再執著了,無名師叔只是跟他所恨的人長著同一張臉,除此以外,沒有任何關係。他就算報仇成功,無名師叔也不會有半點想法,不會懺悔,不會解釋,也不會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