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會的。

學英語貴在積累,永遠不要指望臨時抱佛腳能夠奏效。我原來有幾個同學考了好幾次英語四級都沒有透過,每次失敗的時候都決心認真準備下一次,可是在教室自習沒幾天就按捺不住了,抱希望考前突擊能夠透過,可真到了快考試的時候再怎麼突擊也沒有用了。直到畢業的時候有幾個同學仍然沒有透過四級,自然也沒有得到學位證。有些學校如果沒透過英語四級畢業證都沒有。讀書期間沒考過,畢業以後自然就更加難了。

最近四、六級考試做了改革,情況跟幾年前已經有了些變化,但是據我所知,人事行政部門和大部分用人單位對於英語四六級的態度並沒有因為此次改革而發生任何的改變。就算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不再與英語等級掛鉤,但是,從其餘的現實角度考慮,英語四、六級考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以為英語角是個學英語的地方。去英語角的人大都justsoso,我原來就見過有不少自認為英語很棒的人總喜歡去英語角showoff,但水平實在不敢恭維。還有一些人去英語角是另有所圖,尤其是一些男性研究生、博士生。從整體上來說,越是研究生、博士生,英語水平就越低。

跑過步的人都知道,跟比自己跑得快的人一起跑,自己也會跑得快一些,而跟比自己跑得慢的人一起跑,就會跑得慢一些。所以,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最好不要去英語角被別人同化,除非你另有所圖。當你第一次說出“Goodgoodstudy;daydayup”、“Yougood;youedowhat”之類的中國式英語時,你可能會心裡沒底,但如果你在英語角聽別人這麼說了幾次,你就會覺得非常地道了。

可以嘗試著跟一些留學生交朋友,這樣不但可以多瞭解一些外國的文化,而且你們可以彼此學習對方的語言。但有一些外國人的英語可能比你更差,譬如日本人。有一個跟我相同專業的師姐大學期間跟學校的不少留學生關係相當不錯,她從那些美國人、歐洲人或西亞人身上肯定學到了不少東西。畢業的時候她去一家大型的外貿公司應聘,憑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對外國文化的深入瞭解,擊敗了其餘英語專業或者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的應聘者。

英語固然重要,但也沒必要將太多的時間花在學英語上。畢竟語言只是一種手段,為了英語丟了專業,那就是為了手段而丟了目的,捨本逐末了。我曾經在嶽麓書院看到幾個學生大聲地朗讀英語,心裡很不是滋味。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院之一如今雖然還有“風聲雨聲讀書聲”,但所讀的書竟然成為洋文了。那時我忽然想起了余光中的一句話:“當你的女友改名為瑪麗,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薩蠻》?”就算是中文系的學生,四年大學當中用在英語上的時間恐怕也比用在自己母語上的多一些吧。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英語對於就業來說確實有比較重要的作用,但是工作過程中真正需要用到英語的並不多,所以就算英語學得再好,工作一段時間以後就生疏了。我現在的英語水平就倒退了很多,很多單詞都只是似曾相識了。我原來求職的時候有些公司要求我翻譯大段的文章,但是入職以後連最簡單的英語都用不上。在這種時候,英語徹底淪落成了一塊敲門磚。所以,大學期間與其花大量的時間在學習英語上,還不如分一些時間用來學習那些以後工作中需要經常用到的東西。

浙江大學一位叫高強的高分子物理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言辭尖銳地談到了中國高校的諸多弊端,其中有一段便是關於“全民學英語”的:

我認為:語言、計算機就是工具。中國的外語教授講英語還不如美國賣菜的農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日本博士、德國教授說不出英語的多得是,我們怎麼能說一個人不會說英語就是文盲呢?語言就是一個工具!沒有那個環境,他怎麼能講這個語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長,我一定要取消六級考試。一個研究生連中文一級都不及格,英文考六級幹什麼?研究生寫的論文語句不通錯字連篇,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沒有學好,天天就只知道考英語。他們的託福、GRE能考出很高的分,可哪個寫的英文論文在我面前過得了關呢?自己搞的專業一點都沒學好,這樣的人能幹什麼呢?說不會計算機就是文盲,這又是一個誤區。我現在是教授,我顧不上搞計算機!

/*35*/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第一部分

計算機:第三隻手

計算機:第三隻手

高強教授對計算機似乎非常不屑一顧,他是教授,所以有這個權利,但是對於需要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