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十一年”明朝一位叫陳振龍的人從呂宋島引進了一種叫“朱薯”的農作物,並且在四個月後”引種成功,改名番薯。

且在次年,福建南部遭逢大旱。《漳州府志》記載:“野草無青,禾無收,餓民遍野”。當時福建巡撫金學曾當機立斷,曉諭閩南各縣廣為栽植番薯。短短几個月之後”番薯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為荒”。

只是幾個月的時間,番等的存在就解決了一次災荒,可見番薯之盛。

福建這裡隸屬嶺南,丘陵縱橫、紅土處處,只有小片平原和盆地可以種植稻米;不僅田狹民稠,並且土地貧瘠、零碎,自從“禁海令”頒行以來,災荒、飢謹、產米不敷、民生蕭條……種種苦難充斥民間,不絕史冊。

但因為番薯的存在”饑饉漸漸淡出了福建。

關鍵在於番薯粗生賤養,即使“地屬沙土”也能成活,更不必說丘陵地、紅土地了;它淺埋土中,風雨不能侵蝕,兼抗幹早;產量極高,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如此驚人的常量很快成為這個省份此後五百年的民生象徵。

也許是因為番薯太過低賤,並不為江南地區接受,成為了一大憾事。

可在康熙朝時,為斷絕東南諸省對臺灣的供應,清政府下達遷海令。船隻、房屋、稻禾一概焚燬之外,沿海居民全部向內地山區遷移,“違者立斬不赦”。在持續二十餘年的遷海中”千萬難民如同牲畜,眼神灰濛濛地走向深山,死亡載道者以數十萬計。

就在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