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點為佳紅泛紫,乾隆點密多藍點。
雍正紫紅高粱紅,要看款胎別走眼。
註解
爐鈞在清代時期用700℃燒成,藍釉流淌出現紅點、藍點,以紅點多為佳品。雍正時紅點泛紫色,稱“高粱紅”,而乾隆時期藍點多,這是分代的標誌。在鑑別時還要參照其他條件,如:款、底、足、胎等。
198。古瓷烏金釉辨認
烏金釉色黑又亮,很少有泡砂紙樣。
泡兒像似豆油泡,那是清代以前相。
註解
康熙和清中早期和烏金釉的白釉料內都含紫金砂,釉色烏亮當看泡時,可見泡中有的泡色不是白亮而是有褐色的點,(因胎中含紫金土)再看其形、款(款的料色很重要),火石紅、工藝、如介面、內外旋紋ˇ。一般釉子用三、四十倍顯微鏡看多似砂紙打過的樣子,顯白色點時,一般來說是不夠代的。
199。古瓷茶葉末釉辨認
茶葉末釉黃青色,點點滴滴如茶沫。
泡兒少疏黃黑點,看胎看釉款釉色。
重要款底火燒紅,器形輕重胎老過。
註解
茶葉末釉的色是點狀的,鱔魚黃色、泡兒少、稀疏,點中有黑有黃,有褐色,再看型、胎釉,火石紅、底足重、就可以鑑別出真假,手摸釉面潤滑。從釉足邊上看沿著釉邊有醬色、火石紅。
200。茶葉末呈色與辨別
茶葉末釉鐵呈色,紫金砂漿先蘸過。
做釉用鐵很少量,鐵鉛呈色嚴操作。
用鏡看泡泡難見,口沿有泡釉薄過。
好似砂絞松香膏,內有黑褐黃點末。
註解
茶葉末是清代雍正時燒製成功的,茶葉末是利用宋以前唐代鐵燒青釉的技術,在胎、釉和溫控上加以嚴格要求燒成的,非常漂亮,燒前先在胎上罩一層紫金砂漿,再罩一層釉,再燒;一般泡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口沿上有泡,在釉層中見到像各種色粒,絞在松香油裡一樣,呈鱔魚黃色。
201。古月軒
古月軒瓷美又細,古月軒款不寫制。
康雍乾朝御燒做,藏瓷何處難尋覓。
古月軒款堆料款,查釉觀色要細緻。
註解
古月軒是清代有名的藏瓷地方的名稱,但查不出在京城何地,但有一點古月軒的瓷不寫制,古月軒是清代宮廷的高階瓷器的款識。但款不寫制字的是對的,如果寫其他款樣,真的少、假得多。
202。乾隆畫工精
乾隆藝高先畫樣,制瓷要靠瓷畫匠。
一筆一畫臨摹跡,篆寫款識不走樣。 紋飾細畫多繁密,一眼看去乾隆相。
註解
乾隆常由藝高的人先畫出樣,再用瓷畫匠畫在瓷上,一筆一畫地臨摹,款識用篆字大寫,不能走樣,紋飾多繁密是特點。
203。清代瓷器看泡
清代胎面白清色,泡在胎面扁平坐。
青花釉中有大泡,胎好釉好款看過。
註解
清代的胎釉的夾層面比較白,不像元代的胎面那麼黃,也不像明代的那麼青,那麼灰,泡像饅頭形狀,但泡像壓過似的,面是平的,青花中釉層中出現大泡。
204。元明清泡對比
元泡比明乾澀硬,元泡胎面黃汙重。
元代大泡零星出,單個出現少聚眾。
永樂蘇粒比元小,元如小米幹又正。
明胎釉層顯灰白,清代層面白又淨。
元泡不如明代稀,分別永宣大泡用。
註解
元代的泡乾澀屬硬泡,不那麼亮,胎面顯黃汙,大泡零星出現,很少有大泡聚成群的,明代永樂時的泡比蘇籽粒小,幹泡比元代的小,每朝帝與加工瓷的胎釉工藝技術的先進情況有關,元的泡像小米粒,永樂的像蘇籽粒,這是大小的區別,元的胎顯黃,明代胎顯灰白,青代顯白,元泡與明代比較,明代後期早期與元代相比,都比元代稀,這是指一般情況,也有特殊的,區別永宣看大泡的分佈情況,宣大泡成群,永樂不是這樣,永宣瓷大泡小泡幾乎一樣,主要區分是在看大泡上,永樂沒有大泡。
205。元明清畫工鑑
元代人物畫胡人,歷史要人故事純。
纏枝牡折梅枝花,扁菊粗細雙線紋。
蓮瓣分開西域蓮,葫蘆葉成百花紋。
器上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