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步往大堂而來。
將到大堂的時候,卻是遇到自己的手下僚將鮑隆和陳應二人,將他攔住,拽到一邊。
這鮑隆和陳應是趙範手下僅有的兩名僚屬,與趙範的關係相當不錯。要不是這兩人的能力實在是差了點,也不至於現在還只是校尉的職務。
這二人今天剛剛在軍營執行完訓練任務,回到宮城正殿,趙範卻不在殿上。問從事文官,才知趙範宴請一名曹軍使者,此時正在太守府內,因此這二人急忙趕來。
鮑隆將趙範拽到屋角一邊後,就急急地問道:
“大人,這曹軍使者是誰?來我們桂陽所為何事?”
陳應則想了想道:
“我們四郡聯軍與曹軍多次jiā鋒,均無勝績。曹軍志在天下,這使者恐怕是為勸降我軍而來的吧?”
趙範此前盡顧著和趙雲敘舊聊天了,還真就沒細想過趙雲來此是為了什麼事情。聽陳應這麼一說,也覺頗有道理。
不過,由於趙範在看到其嫂子樊氏後,心中就有了個一個想法。因此在點了點頭,趙範卻淡然道:
“既便勸降又有何妨?我桂陽城兵微將寡,根本不是曹軍對手。由此,降曹未免不是一件明智之舉。何況,你們可知這曹軍使者是何人?”
二人面面相覷,最後一同看向趙範搖了搖頭。
趙範笑道:
“此人就是當年單人獨騎闖入吳凡手下五十萬主力部隊的趙子龍是也吳凡派手下大將來勸降我軍,可見對我桂陽城還是很看重的。而我與趙雲又是同鄉,若肯投降,趙雲必會在吳凡面前為我等美言幾句,屆時,我等官職皆可保全。爾等不見劉表之子劉琮?投靠曹軍後如今穩居上庸,並且被封賜為列侯,此即我等之榜樣也。”
鮑隆和陳應本來就是主戰派,聽了趙範這話並不為之所動,陳應道:
“大人此言差矣。我等如今處在這桂陽城,雖然遵奉天子,但天子卻是根本管轄不到這裡;一應事務均是我等自主裁定,何等逍遙自在?如若投靠曹軍,倘若吳凡高興,我等尚可苟延殘喘,倘若吳凡不高興,我等人頭隨時可能落地。此即命握在別人手中也,大人還需審慎裁之。”
陳應的智力為49,按說也是一個庸碌之輩,奈何趙範的智力比他還要庸碌一些,因此,這番拋卻大局觀的偽道理卻是讓趙範怔了一怔。
轉而,趙範又想起心中的那個想法,便對二人道:
“我自有裁斷,汝二人勿要多言我計劃。”
話說完,趙範就繞過二人,急匆匆地趕去大堂。
鮑隆和陳應二人則互相看了一眼,又iǎ心商議了幾句,隨後就一同離去。
第261節 趙範提媒
第261節趙範提媒
登陸了半天,足有半個多iǎ時登不上來。以為得明天再上傳了,沒想到最後還是整上來了
……
趙範回到大堂後,趙雲與其又喝了幾杯,感覺火候似乎也差不多了,趙雲便開口道:
“趙太守,實不相瞞,雲來此貴地,是有一件要事要與您商議。”
趙範此時已經知道趙雲來此的目的,因此聽了這話絲毫不覺意外,反而打著哈哈道:
“此事不急,我與趙將軍一見如故,又是同鄉,正所謂久逢知己千杯少。趙將軍之事就是範之事,豈有不答應的道理?不急不急,先喝下這席酒宴再說。”
趙雲見趙範這樣說,也就不好一味催促,況且看趙範的意思,對於接下來的勸降應該會很痛快地答應。因此,趙雲也就暫時把這件事放下,與趙範繼續喝酒。
又喝了幾杯後,二人已是微醺,趙範道:
“子龍,你我同為趙姓,五百年前合是一家。又皆為常山真定人,彼此同鄉。倘若不棄,若能結為兄弟,實為範之萬幸也”
趙雲這時也是喝得正在興頭上,聽到趙範這個提議十分高興,當即同意了與趙範結拜為兄弟的請求。
這二人此時的親密度,只有23點而已,關係為“知己”狀態。卻是能夠結拜為兄弟。這樣的事在玩家身上,或者說是在吳凡身上,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即便是這個世界的“NPC”人物,也是極少出現這樣的事情。
說到底,趙雲與趙範結拜為兄弟,是受歷史軌跡的影響。因為這二人在演義史中,就曾經有過結拜兄弟的劇情。
當即二人起身離座,就在這大堂之上面朝南天焚香而拜。論起年紀,二人同年,趙雲略長趙範幾個月,便為兄長,趙範為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