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這段歷史持懷疑態度:劉備又不是傻子,如果曹軍真要追殺百姓,難道他會不知道帶著數十萬百姓出逃根本就逃不過追殺嗎?如果劉備真的不想百姓被殺,就應該讓百姓四散而去,分散目標各自逃遁,而不是像這樣把百姓集合到一起。

那麼,劉備為什麼要出榜謊騙百姓,令百姓和自己一起逃往樊城呢?

吳凡覺得這其中必有玄機,想起郭嘉正好就在軍中,便吩咐士兵把郭嘉叫來。

郭嘉和諸葛亮,分別是曹cào和劉備陣營的兩大頂級智囊。歷史上的郭嘉由於英年早逝,以至於無緣與諸葛亮jiāo鋒,令後世的曹粉和郭粉們抱撼不已。眼下,這個遺憾卻是可以經由吳凡之手來實現。

實則,郭嘉在三年休兵期期間,確實曾經一度出現體虛多病的現象。幸虧吳凡有醫術在身,為郭嘉及時診治病情,待郭嘉病體穩定後,又親自前往鄴城,在“大商家”處huā費一萬黃金買下漆葉青粘散(寶物,價值25,作用:延長壽命),回來送給郭嘉。

郭嘉由此對吳凡自然是感jī涕零。自從收下漆葉青粘散後,郭嘉的身體已是十分健朗,比之大病之前還要氣sè紅潤許多,和普通人全無差異。看他現在的樣子,再活個三四十年不成問題。

不一會兒功夫,郭嘉在士兵的引領下來到吳凡面前。聽吳凡說出心底的疑問後,郭嘉想了一想,道:

“此正是諸葛亮和劉備的yīn險詭詐之處。我軍初來楚地(荊南、荊北合稱楚),當地百姓對我軍多有畏忌,此時正是安撫民心,爭取百姓信任之際。劉、諸二人深知如此,因此才會率百姓出逃,藏軍於民,令我軍對其難以下手:若殺百姓,則我軍大失民心;若不殺百姓,則劉備就可以大搖大擺安然逃到樊城。”

吳凡聽到這裡,心中恍然——

劉備這個蛋子,我就知道你這種xiōng懷極大野心的傢伙不可能如劉璋、張魯、劉表之輩那樣真正慈心愛民,你那所謂的仁政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像此時,用百姓對你的信任做為籠絡手段,讓百姓心甘情願為你做擋箭牌,至死還在唸你的好。

轉而,吳凡問郭嘉道:

“那麼以奉孝來看,我軍對這些隨劉備出逃的百姓是該殺,還是不該殺呢?”

第232節 反制敵軍

第232節反制敵軍

吳凡這話其實是兩層意思。

百姓自然是沒有必要去殺的,所說的殺百姓,其實就是指追殺劉備,因為劉備藏軍於民,殺劉備就必須要殺百姓。

所以吳凡才會直接問這些百姓該不該殺。實際意思就是放不放劉備。

郭嘉跟隨吳凡多年,當然知道吳凡所指的意思,因此回道:

“劉備自然要殺,但對百姓卻是儘量少傷及無辜的好。在下以為,新野城二十四萬百姓出逃,必然隊伍臃腫húnluàn不堪,劉備為了保證萬一我軍屠殺百姓之際能夠安然逃走,必然不會處於隊伍中間,更不會處於隊伍後面,而是位於隊伍前端。都督大人不妨挑選jīng銳士卒在猛將的率領下,假扮成逃難百姓hún入其中,悄然接近劉備,而後……”

郭嘉做了一個斬首的動作。

吳凡聽得微微一笑,點頭以示贊同。同時,吳凡心下不禁慨然道:從現在開始,郭奉孝與諸葛亮就已經開始間接jiāo鋒了,這種歷史違逆感的感覺,還真是有趣啊,哈哈哈哈……

這個時候,李湛派來的傳令兵來到吳凡近前,將新野城的情況向吳凡說了一遍。吳凡特地問了一下新野有沒有下雨,回答稱沒有,吳凡便哈哈一笑,道:

“很好,這次我們就將計就計,好好地玩諸葛亮一回。”

由於這次諸葛亮在新野城周邊部署得較為周密,口述給傳令兵再轉達給李湛的時候,難免會有疏漏。吳凡便命人拿過紙筆,一邊仔細回想諸葛亮火燒新野時的軍事部署,一邊給李湛寫下一封書信。

信中首先告訴李湛只管進駐城中,埋鍋造飯,並將四個城mén大開,做出大意輕敵之態。今夜城內必起大火,不過無需驚慌,敵軍並不會趁勢殺入城中,反而在四個城mén都有伏兵,其中南、西、北三mén皆是吶喊作勢,唯有東mén悄無聲息,意在yòu我軍從東mén逃出。而後,埋伏在東mén處的部隊會尾隨我軍攻擊;同時,白天舉紅旗和青旗的兩路軍馬也將出現併合力攻擊,意在將我軍趕至白河。屆時上游放水,下游又有伏兵殺來,縱使我軍皆為jīng銳也架不住這麼折騰,必然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