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而,華雄看到孔秀脖子上掛著一條紅繩,挑起來一看,紅繩的下面拴著一把做工簡單卻貌似有些熟悉的小木劍。
華雄盯著這把小木劍看了一會,猛然想起,這把小木劍是當年自己監授孔秀武技兵法時,無聊之際用佩劍削制而成。孔秀將所學武技全部演練一遍後,見華雄手中這把小木劍,甚是喜愛,就向華雄討要過來。本來華雄並沒有把這小木劍放在心上,事後就忘了,可是,孔秀卻把它時刻掛在xiōng前,足見孔秀對自己的崇敬之情。
想到這裡,華雄越是傷悲:自己這個師父實在是不夠稱職,在孔秀出徒後,竟然連一件像樣的記念品都沒有準備,卻只有這把小木劍,被孔秀視作寶貝時刻帶在身上。華雄還記得向吳凡保薦孔秀來東嶺鎮時,孔秀起初還不是很情願的樣子,及至自己說到這是在鍛鍊他,以後等到他官職提升上來,就可以與自己一起征戰沙場時,孔秀立即歡喜地接受了任命。
實際上,華雄當時撒了謊,他是見孔秀武力不高(76點),不能隨同自己出鋒陷陣,因此才給他保薦了這麼個職位。從孔秀來到東嶺鎮赴任開始,二人這輩子基本上就不可能再見面了。
此時,見孔秀為了不負師命,不惜以xìng命為代價,與關羽以命相博。這讓本來就覺愧對孔秀的華雄如何能不痛斷肝腸,撕心裂肺。
“孔秀,為師愧對於你啊……”
華雄悲愴的呼聲在東嶺鎮上空久久回dàng。
第167節 黃河渡口截關羽
第167節黃河渡口截關羽
“孔秀,為師在此立誓,定用關羽的人頭為你祭奠”
將孔秀屍首掩埋後,華雄立在墳前,神情凝重道。
早有青州鬥士從鎮上居民口中打探得知,關羽駕著馬車,往北面荒山尋小徑而去。
華雄隨後率領五百青州鬥士加緊追趕,然而,一行人追出半天,已是入夜時分,仍然不見關羽和馬車。華雄心中焦躁,無心再勾回頭來仔細探查可有錯過的岔道或山頭,只催促五百青州鬥士徑直向北急行——不論關羽走哪條小路,最終他都要渡過黃河,自己只要守住黃河渡口,不怕等不到你關羽送上門來
……
二天後,坐陣鄴城的吳凡,收到華雄派來的傳令兵向自己急報:在西線發現關羽,已經抵達東嶺鎮。
這段期間,吳凡得知曹操已經差程昱持自己親筆所批的通關文書回返陳留,yù將此文書交給關羽。甚至,曹操還特意囑咐程昱:如果關羽已經離開陳留,就追上關羽,務必將此文書交到關羽手上。
好在曹操決定對關羽放行這件事,並沒有聚集眾人商議,而是得知關羽已經離去後,沉默良久,自己下的這個決定。包括叫程昱送文書給關羽,也是沒有通報眾人。
換言之,吳凡對此完全可以裝做並不知情。
因此,得知關羽在西線出現後,吳凡當即決定,不驚動任何人,單人獨騎前去堵截關羽。
臨行之前,吳凡將鄴城軍政事務暫時交由張遼打理,只說自己有些事情要辦,便連夜策馬奔出鄴城,徑望西線黃河渡口而來。
一天後,傍晚時分,吳凡在爪黃飛電的腳力下提前趕到目的地,也就是關羽所行路線上的黃河渡口所在。
守衛渡口之人,乃是昭信校尉秦琪,夏侯惇的徒弟。同樣因曹操當年所釋出之《招賢榜》而報名仕官,經濮陽太守夏侯惇點授並保薦後,被曹操委任在這個黃河渡口。
也就是說,這個渡口屬於曹操第一軍團,直屬於夏侯惇治下濮陽地界。而洛陽地界的黃河渡口,在此去以西百餘里外的孟津港,派有重兵把守,吳凡料定關羽必不會走投那裡,因此直接趕來這個渡口。
此時秦琪正率手下二百名弩兵在渡口盤查過往船隻。吳凡單獨僱了一艘客船,將自己與爪黃飛電同時載了,停靠在南岸。秦琪見了便引兵士上前查問,吳凡將懷中都督令牌拿出來晃了一下,驚得秦琪連忙後退一步,向吳凡拱手作禮道:
“原來是吳都督,小的有眼無珠,冒犯了都督大人,還請都督大人恕罪。”
這時,正在岸堤上率青州鬥士等候在此的華雄,見到吳凡後連忙走下河堤來迎。二人走在一起後,吳凡一眼看出華雄臉上的悲痛之sè,便問道:
“大哥何故面帶悲痛?”
華雄這兩天剛剛平復一些的心情,再一次絞痛起來,紅著眼睛,將徒弟孔秀慘死在關羽手下這件事向吳凡說了一遍。
吳凡一聽,頓時怒容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