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莫半個小時之後,二十三萬曹軍就已經全部於白馬城北列隊完畢;旌旗蔽日,鼓號震天,矛戈鋒銳,衣甲鮮明,當真是氣勢如虹
很快,袁紹六十五萬大軍在地平線上扯起蔽日煙塵,向著白馬港急速奔來。曹操見此,當即拔出倚天劍向袁紹軍一揮,高聲喝道:目標,袁紹軍,全軍出擊
隨著曹操這聲令下,全體曹操軍頓時山傾海嘯一般向著袁紹軍衝了上去
與此同時,提示資訊立即出現在吳凡的腦海:
提示:進入白馬城外陣列戰
敵我雙方軍力情報——
曹操軍:兵力23萬,戰將27人,平均士氣值125點。
袁紹軍:兵力65萬,戰將46人,平均士氣值120點。
敵我雙方詳細情報——
曹操軍:
曹操——兵種:弩兵,陣形:方圓,人數:2。5萬,士氣:130,副將:2人。
吳凡——兵種:青州鬥士,陣形:無陣,人數:3。2萬,士氣:135,副將:4人。
夏侯惇——兵種:重騎兵,陣形:錐形,人數:2萬,士氣:125,副將:無。
典韋——兵種:重步兵,陣形:魚鱗,人數:1萬,士氣:125,副將:無。
許諸——兵種:重步兵,陣形:魚鱗,人數:1萬,士氣:125,副將:無。
樂進——兵種:弩兵,陣形:雁形,人數:2萬,士氣:120,副將:無。
曹洪——兵種:虎豹騎,陣形:鋒矢,人數1萬,士氣:120,副將:無。
曹休——兵種:虎豹騎:陣形:鋒矢,人數1萬,士氣:120,副將:無。
……(其它普通兵種略)
袁紹軍:
袁紹——兵種:重步兵,陣形:長蛇,人數:5萬,士氣:120,副將2人。
顏良——兵種:重騎兵,陣形:長蛇,人數:3萬,士氣:125,副將:無。
文丑——兵種:重騎兵,陣形:長蛇,人數:3萬,士氣:125,副將:無。
徐晃——兵種:突騎兵,陣形:長蛇,人數:2萬,士氣:125,副將:無。
張郃——兵種:重步兵,陣形:長蛇,人數:2萬,士氣:125,副將:無。
劉備——兵種:弩兵,陣形:長蛇,人數:五千,士氣120,副將:3人。
……(其它普通兵種略)
勝利條件:擊潰所有袁紹軍,或擊敗敵軍總大將袁紹
失敗條件:我軍全軍潰散,或總大將曹操敗逃。
戰鬥時限:24小時。
又玩陣列戰?
不過以眼下的形勢來看,也只有陣列戰最為適合。否則的話,以無雙戰為例,數十萬大軍絞戰在一起,恐怕在亂軍中衝殺半天連主將的影兒都摸不到。
吳凡心中自我安慰了一番後,想起己軍還是無陣狀態,立即傳令:全軍聽令,組成長蛇陣
隨著吳凡命令下達,三萬二千名青州鬥士立即組成最利於行軍的長蛇陣。隨後,就在吳凡的率領下,向著袁紹軍全速衝了上去。
本來夏侯惇、曹洪、曹休等騎兵部隊還跑在前面,下一刻,吳凡率領著組成長蛇陣的青州鬥士,竟是如風般漸漸超越了他們。看看與袁紹軍距離相近,吳凡領著身後這條長蛇把身子一擺,徑向著袁紹軍左翼撲去
通常情況下,部隊主將都會位於中軍,而對於袁紹來講,這個規律基本上是百分之一百。袁紹在中軍,顏良、文丑就一定在他左右,為了避免與自己的二哥和三哥交戰,吳凡選擇避開中軍,轉而去攻打側翼。
實際上,不光吳凡這樣想,顏良、文丑二人也是如此。只是重甲一張嘴難表兩家事,因此只能著意解說吳凡這一邊。
提示:你還沒有任命戰時軍師
一看到這條提示,吳凡頓時皺著眉頭咂了下嘴。
自己一時輕忽,竟然把這麼重要的程式給忘了。
自己帶來的四員僚將,張遼以第一位。但是,由於此前吳凡的一時輕忽,忘了任命戰時軍師這件事,結果把張遼派到了後軍,以抵禦敵軍騎兵尾隨。
這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四名僚將中只有張遼最適合坐陣後軍。
此時,排列成長蛇陣的青州鬥士雙手倒拖長劍,跑得風馳電掣一般,與袁紹軍左翼相距僅有千米距離,吳凡已經來不及命傳令兵攜自己的軍師任命去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