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前473年十一月,連著幾日陰雨後,這天終於放晴了,但是寒風刺骨,陽光也不能帶來多少溫暖,這天是越來越冷了。
吳國國都姑蘇城外,越軍的軍營一座連著一座,將姑蘇城整整圍了一圈。負責圍城的武丘甲將軍這幾天都被這雨困在營房裡,早就憋壞了。眼見天晴了,一大早就架著戰車,帶著幾個侍衛巡視部隊去了。
武丘甲看見守衛營門的衛兵在冷風中縮著脖子,不時的跺著腳。一些士兵在陽光下活動著手腳,其他的則躲在營房裡,神情輕鬆的做著各自的事情,似乎離他們幾百米的地方,不是吳國的國都,而是越國的都城。
“你們如此鬆懈,不怕吳軍來劫營啊?” 武丘甲和士兵開著玩笑。
“他們呀,只怕餓的走都走不動了,還敢來劫營。”兵士們笑著回答。
“大人,我們什麼時候才攻城啊?”一些士兵忍不住問。
武丘甲其實自己也很想知道這個答案,卻又無處可問,只能隨口敷衍他們:“快了,快了,到時攻城你們可要利索點。”
士兵們都嘻嘻哈哈笑著,彷彿攻下姑蘇不過是舉手之勞。
武丘甲路過姑蘇山時,忽然很想上去看看。於是驅車來到山腳下,幾個人下車向山上的姑蘇臺走去。
如今的姑蘇臺,早已名存實亡,只剩下一些巨大的石塊橫七堅八的躺在山上,小一點的石塊早被越軍拿去搭建營房了。一些被火燒過的樹幹突兀的立在那裡,旁邊已長滿了灌木和雜草。
武丘甲來到高處,站在一巨石上,遠眺著山下的姑蘇城。城牆上依稀能看見幾個吳國計程車兵。城內河巷縱橫,房屋錯落有致。吳王的宮殿在陽光下青白分明,點綴著水池和亭閣,煞是好看。武丘甲很想知道此刻的吳王在幹什麼,是不是象一隻剛被關進籠子裡的山雀,在裡面上蹦下竄。武丘甲被自己的這個想法給逗笑了。
武丘甲又環視著繞城而建的越軍營房,營房大部分是木頭建成的。雖被河流和道路割成一段段的,但整整繞了姑蘇一圈,遠看就像是圍著姑蘇的一圈蘺芭牆。
武丘甲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心裡盤算著攻城計劃和兵力部署。一陣大風颳來,吹得武丘甲有點發冷,這才往山下走去。一路上,武丘甲都在努力回憶著當年姑蘇臺雄偉壯觀的模樣,
七年前,武丘甲是親眼看著華麗宏偉的姑蘇臺被點燃,火勢很快蔓延,不久就變成了熊熊大火,巨大的木頭燃燒時發出了噼噼啪啪的響聲,火光印紅了姑蘇山。武丘甲心中即有一種復仇的*,在心底卻又隱隱覺得惋惜。 。。
二
那一年春天,吳王夫差率大軍北上,遠赴黃池和諸候會盟。讓太子和幾千老弱士兵留守姑蘇城。
越王得知訊息,馬上召見范蠡,商量能否利用這次機會出兵攻吳。范蠡認為機會難得,主張出兵。越王為求必勝,決定派出所有軍隊,包括士兵四萬人,舟師二千人,軍職一千多人,越王甚至將自己的衛兵六千人也全部派出,共計五萬大軍,由范蠡統率,突襲吳國。
范蠡命武丘甲為上軍主將,率五千士兵先行。
太子友得知越軍來犯,不由大吃一驚,這麼多年,吳國早已將越國看成是自己的附庸。勾踐除了送送貢品,過來拍拍父王的馬屁,舉止派頭還不如吳國的一個小吏,居然也敢派兵攻吳。
太子問探子越軍有多少兵力,探子說約有五千人。
太子年輕氣盛,聽說才五千多人,便決定親自帶兵教訓教訓勾踐。輔佐太子的幾位大夫雖建議太子速派人向夫差稟報,同時據城固守,等待吳王派兵來援。
但太子不聽,認為這是自己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也正好讓父王知道自己領兵的才能,於是率幾千吳軍出城攻擊越軍。
武丘甲得知吳軍出城來襲,心想範大人果然料事如神。他按范蠡事先交待他的計策,讓三千精兵在山中設下埋伏,派二千越軍前去迎擊,然後佯敗誘敵進入埋伏圈。
太子不知是計,見越軍果然不堪一擊,便命吳軍追擊,結果進入了越軍的包圍圈。
埋伏的越軍吶喊著從山上衝下,佯敗的越軍也回頭殺來,吳軍頓時亂了陳腳,結果殺的殺,俘的俘,全軍覆沒,太子也成了俘虜。
武丘甲讓越軍換上吳軍的軍服,裝作撤退的吳軍,詐開城門,輕鬆地攻佔了姑蘇城。隨後又攻入吳王宮,將宮中所有的人抓獲並關押起來。
范蠡率領大軍也隨後趕到,他將大部分軍隊駐紮城外,自己率親兵營住進吳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