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曾光華還回憶得起:“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下令黃浦口內所有船隻一律自行鑿沉。眼見我們的輪船難保。當天,是一位搞機務的船員,建議把海底凡爾(閥門)開啟,讓水淹到半沉狀態就關了。我們料定,國軍絕不至於潛水下底艙去檢查水底凡爾的。這樣從岸上看去就好像已經沉了。一旦矇混過眼前緊要關頭,抽去底艙積水,輪船即可恢復正常執行。各船照這樣辦。由於職工們這樣的機智勇敢,保護了民生公司在上海港的船隻。”曾光華怎麼也回憶不起那個青年船員的名字。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幾天後,上海解放後開出的第1艘客貨輪駛往武漢,正是民生公司民權輪。
這天黃昏,定海岸邊的民俗輪上,船員們因缺乏淡水與糧食,嘴唇開裂,面黃肌瘦,一個個仍困守崗位。船長眼巴巴望著海上,夕陽在海上畫一條金波閃閃的路,一隻舢板漂泊而近,靠上民俗輪,下來的是王化行。船長迎上問:“怎麼樣?”
王化行搖頭。
船長急了,“他不同意?”
王化行搖頭一嘆:“多年來,常聽辦實業、搞船業的人說,盧作孚最講誠信、厚道待人,是一塊金字招牌。今日一見周巖省長,才知此言不虛!”
船長忙問:“他怎麼說?”
王化行說:“他說,盧先生的事,我一定盡力而為!”
船長一嘆:“也只有盧先生!”
王化行說:“中央軍用辦公室最後答覆也說,同意民本、民俗放行。不過,只准直開臺灣,不準開往其他港口。”
船長一愣。
王化行說:“他放行。我就行。船到橋頭自然直。”
船長問:“先行臺灣?”
王化行意味深長一笑:“莫忘了,盧先生還有一封電報是給國民黨聯勤總部高等顧問陳地球的。”
船長問:“到臺灣,找地球?”
王化行點頭。朝陽從海平線上跳出時,民俗、民本輪駛出定海。直到眼前出現臺灣基隆港。
1949年9月2日深夜,香港民生公司辦事處,盧作孚拉開辦公室牆上掛簾,望著長江及沿海民生公司船舶位置圖。圖上可見,集中在長江上游的船舶達一百多隻。盧作孚目光轉向臺灣島,基隆港泊有民俗、民眾、怒江、渠江、龍江等輪船。李果果持電報進入道:“小盧先生,加急電報。”
“請念。”盧作孚仍盯著地圖,頭也不回。
“一共兩件。一件是王化行從臺灣基隆怒江號上拍來的。一件是重慶總公司拍來的。”
“這麼晚了,總公司拍來加急?請先念。”
李果果念道:“9月2日下午3點40分,陝西街餘家巷內突然起火,發報時仍在燃燒中。東水門、朝天門、千廝門一片火海,截止發報時,不完全統計,民生公司四大倉庫、三大囤船全部焚燬,燈籠巷物產部不復存在。”
“人呢?”未等唸完公司物業損失,盧作孚便急問。
李果果呆望著電報搖頭。
“民生的人呢?傷了沒有?”
李果果將電報遞給盧作孚,盧作孚看時,報文中沒有更多內容。盧作孚盯著困在臺灣的船隻,“譁”地一下,將地圖上的簾布拉嚴。
盧作孚臉貼在飛行班機的舷窗上,望著地面。他耳邊是李果果的聲音:“9月2日大火,直到9月3日凌晨5點,才被位於新街口的美豐銀行、位於字水街的中國銀行和位於曹家巷口的川鹽銀行高層鋼筋水泥建築擋住。”李果果在讀報紙,他膝上放著《中央日報》等多份報紙,上有大幅火場照片。盧作孚從重慶上空俯瞰的朝天門一帶“九二火災”現場。正與這照片一樣。餘煙數股,直衝天空。飛機盤旋,可從不同角度看到火災現場。1949年重慶“九二火災”後數日內,航空班機飛臨火災現場上空時,往往盤旋數匝,讓乘客俯瞰火場情狀。
盧作孚口中喃喃道:“人呢?”
飛機盤旋所見另一處火場。斷壁殘垣,不見一人。
“小盧先生,這下面是燈籠巷,民生公司物產部。”
盧作孚喃喃地說:“理貨管理周恩福、堆工頭孫廣信、堆工顏寶善……”
李果果依舊用他自民生機器廠遭轟炸以來變得乾巴巴的聲音讀報:“第一區26保13甲住戶袁壁之,向重慶第一區政府報告說:臨嘉陵江而建的民居吊腳樓帶著烈火垮落江邊,又引燃了漂泊在江邊的船隻。著火的船隻急忙撐離千廝門碼頭,火船把停靠於碼頭附近的一隻民生公司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