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1部分

說文中註釋:大者,丕也!

董當時聽聞了這個名字之後,差一點給噎死。

曹丕?

呵呵,這也許就是古人的密碼吧。即便是用了假名字,也會和本名有牽連。就如同陸遜的假名宮孫一樣。陸,地也。五行為土,戊守中宮。相對應,宮,屬五音之列。宮、商、角(ju)徵(zh)羽。宮在五音中,對應五行之土。故而,這陸遜到了長安,改名叫宮孫。

古人的一點小把戲,但也很有趣。

董命董冀加強對曹丕等人的監控,一俟有不利於長安地行動,就地緝拿。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而後,他的精力就放在了其他的事情上。

蒯良前來,算作是荊襄世族對董發出的一個訊號。董自然不能等閒視之,接待規格極為隆重。

涼王幕府的宴會結束後,陳宮顧雍再次向董進諫。

董讓他們坐下,而後笑問道:“諸公,我且問上一問,這軍械裝置生產出來,是做什麼用?”

陳宮道:“軍械以兵事,裝置以民用,千歲為何如此問?”

董點點頭,“那我再問諸公,我們把這些裝置、軍械生產出來,除了供自己使用之外,堆放在庫府當中,能產生什麼作用?是能為我們帶來錢糧呢?還是可以讓我們地軍事民生更好?”

“這個……”

“我把這些裝置和軍械給曹操,給袁紹,並不是說我想要資助他們強大。有道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我所做的,只是想要那些黎民百姓生活的更好而已。我們的敵人,是諸侯,卻非百姓。我們拼死拼活,也無非是想讓天下早些安定,令黎民安寧,可以更好的生活。”

董如今也可以說出一番大道理了!

如果說,當年和蔡邕論天下時,他只是順口無意地回答。那麼如今,他已經學會了口是心非。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道理無需我再為諸公來講解。”董喝了一口葡萄酒,清了清喉嚨,接著說:“我們把那些聚集了無數人心血智慧地東西,囤積在倉庫中,卻是白白的浪費了生產者,發明者地一番好意。再說了,就算他曹操袁紹,劉備孫策得到了這些,我們就害怕了?就打不過他們嗎……呵呵,我想也不盡然。民心在我,大義在我,我又何懼哉?”

這一場爭論,整整持續了一夜。

一開始只是就裝置軍械馬匹而爭論,到了後來,卻變成了純脆的學術上爭論。董冀周不疑等人,剛開始也只是旁聽。但到了後來,發現參與爭論的人越來越多,覺得情況有點不妙。

龐德公來了!龐山民來了……

蒯良來了,黃承彥也過來了……

好傢伙,小小的書房裡,圍坐十餘人。一開始董還參與爭論,可到了後來,他就閉嘴了。

和這些人論口舌之爭,簡直是找死啊!

董冀和周不疑充當起了記錄者,後來蔡節也來了,黃月英也在旁聽,五六個人一起記錄。

這一場辯論,從民生到軍事,從具體的操作,到學術的高度。

方方面面,無所不包括。《涼書…高祖本紀》和《泰平大事記》等幾本後世流傳的書籍裡面,將這次辯論稱之為泰平問對。當然了,書中多以古文記錄,包括董的原話,也做了加工。

在這本《泰平問對》裡,董第一次提出了一個新穎的概念:超前意識。

而這個競爭的含義,不僅僅是單純的人與人競爭,還包括在生產,軍事,教育、發明等各方面的競爭。

若用董最原始的話語說:“我不怕曹操掌握了我的技術,因為隨著我的技術在不斷推廣,我將掌握更好的技術。只要我始終領先於他人,那麼我就可以保持住我的優勢,立於不敗。”

而董的這番言語,究竟對後世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誰也說不清楚……

第一部 少年遊 第四五六章 兩大錢

更新時間:2008…12…19 21:54:46 本章字數:3973

泰平問對的影響,究竟會是怎樣?

這絕不是一兩年就能夠顯現出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來驗證,也許十年二十年,甚至董這一輩子都不可能看見它的成果。不過,這並不重要。就好像一粒種子灑在了土地中,遲早會發芽,會長成參天大樹。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董從沒有想過,人們會立刻接受他的觀念。

不過,發生在三月時的另一件事,卻是真真的讓關中,讓整個天下,為之震動!